第74章 投诚
严实心事重重下了城墙,不知道怎么回的府衙,直到三个儿子们急急忙忙进来,才让严实回到了现实。
“二郎,你们三个怎么一起来了?”
严实目光落在刚刚成年的二儿子严忠济的手上,伊然是一张《中华日报》。
严实本有七个儿子,老大早夭,后面三子死于战乱,二儿子严忠济就是事实上的嫡长子了。
“爹,你看这报纸!”
严忠济来到严实跟前,指着报纸上一处,随即把报纸递给了严实。
“谕天下檄文!”
严实不由得一惊。宋人,这是要北伐了吗?
“爹,这报纸早已经传遍了两河,图纳儿在东平府见卖报人就抓,爹又去了云中,所以……”
严忠济指着报纸,轻声读了起来:
“檄谕齐鲁河洛燕蓟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严实面上不动声色,心头压抑非常,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喘不上气来。
报纸上大肆宣扬宋军北伐,怪不得张儒杨友等人都是不安。宋军为北伐造势,山东人又何去何从?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严实心头苦涩,轻轻摇了摇头。
宋人要北伐,复汉官之威仪,置自视为“汉人”和“中国”的金国君臣和金国于何地?
“……虑民人未知,故先谕告:王师所至,黎民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严实心神荡漾,不能自己,手指微微颤抖。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宋室南渡上百年,一百多年后,宋人终于要挥兵北伐,恢复他们念念不忘的中原了。
“宋人好大的口气!”
严实次子严忠济黑着脸,冷哼一声。
“当年爹率部下攻克曹州、濮州、单州。李信乘爹挥兵在外,杀了母亲和伯父投宋。宋将彭义斌扣留我严家家人,致使五弟、六弟、七弟都为宋将王义深所杀。我严家和宋廷不共戴天之仇。爹若是要投宋人,我不情愿!”
严忠济赌气的一句话,让堂上一片沉默,就连严实也是黯然神伤。
妻子、兄长、三个幼子都是死于战乱,严实心头之痛,又有谁知道。
“二哥,这些事情,以后就不要提了。爹心里难受!”
三子严忠嗣板起稚嫩的脸来,提醒起了直言快语的兄长。
“爹,我错了,你罚孩儿吧!”
严忠济脸色一红,跪在了地上。
“二郎,没事,都过去了。快起来!”
严实抬起头,站起身来,扶起了惴惴不安的儿子。
“这是战乱,处在这个战乱频繁的乱世,人人没得选择,你不要怪罪宋人。”
严实回到椅子上坐下,轻声说道,眼神凄然。
“李信杀了你母亲和伯父,那是他本就想投金朝,怪不得宋人。况且爹已经杀了李信,算是为你母亲和伯父报仇了。至于王义深,彭义斌待我不错,结为兄弟,我背了他,以至于他兵败身死。王义深作为彭义斌的义弟,杀了你几个兄弟,是为彭义斌报仇,也是事出有因。不要归咎于宋人。”
严实细细道来,化解儿子心中的怨恨和戾气。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永远活在莫须有的仇恨当中。
“爹,孩儿明白了。你放心吧,我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严忠济红着脸,赶紧向父亲解释。
“爹,如今山东沿海,包括海州都在宋军的控制之下,边境上时有争端。宋军要是北伐,恐怕第一个避不开的,就是山东。如今济南府已失,就只剩下东平府一处了。”
三子严忠嗣的话直奔主题。
严忠嗣虽然年轻些,但知书达礼,比兄长严忠济反而沉稳一些。
“爹背负彭义斌,以至于他兵败身死,宋朝失去山东河北之地。即便是爹要投诚,只怕宋廷也不肯宽宥我严家!”
此刻的严实投鼠忌器,已经没有了抵抗的勇气。
他已经死了三个儿子,剩下这三个,可不能再出事了。
“爹在河北山东屡次阻止鞑靼军杀戮,光是濮州一地,就救活数万人。曹州、楚丘、定陶、上党皆是如此,活民无数。宋皇英明神武,是位圣明君子。以孩儿看来,宋廷不会针对爹和我严家,爹大可不必忧心。”
三子严忠嗣仔细分析,给严实吃了一颗定心丸。
“希望如此吧。我们严家,可不能再出事了!”
严实叹口气,眼神复杂。
事已至此,只有边走边看了。
“相公,宋军兵临城下了!”
午后,审时,严实正在饮茶,士卒进来禀报,让严实大吃一惊。
“擂鼓聚将,让所有将士都上城墙!”
严实深吸一口气,大声向士卒喊道。
“慢着!”
三子严忠嗣大喊一声,阻止了士卒。他弯下腰,郑重其事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