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喜欢
周景燊为何会突然来此处?父亲文采卓然最赏识读书人,而周景燊却是连太学小考都评得下等,这两人竟然交谈甚欢,也能聊到一处去吗? “元慈,快来见过武安王,当时可是武安王救的你。”在两人面面相觑间,率先开口的是不知情的沈仲稔,见她来了笑着招呼道。 沈元慈嫣红的嘴唇随着眼珠子一颤微微上扬,原本平静的面容立刻换上得体的笑颜,她缓步上前行肃拜礼:“妾拜见武安王。” “几日不见,沈女君别来无恙?” 周景燊的眼神再次掠过面前站立的女子,她今日似乎是精心打扮过,比往日在太学中见到的模样还要娇美,愈发惹人注意些。 而她身着浅碧色深衣,清新淡雅自有一股轻灵之感,可美中不足的是人相较从前瘦了一圈,周景燊星眸微眯,显然有些不满。 昭宁让人送补品过来时,他私下也偷偷添了些,怎么还会这样瘦。 沈元慈稍稍抬头:“妾近日在家中休养,现下已无大碍,有劳王爷挂心,妾还要谢过王爷曲江池中救命之恩。” 她原也是要当面感谢的,虽然如今对周景燊这个人的感情有些复杂,但救命之恩还是分得清的。 “无妨,举手之劳,女君不必挂怀。”周景燊的语气轻飘,修长又带厚茧的手指捻着桌上的杯盏盖,一副全然不放在心上的懒散模样。 而后又与沈仲稔聊起来。 沈元慈百无聊赖坐在后方静静听着,二人聊的都是些《风物志》里的内容,突然想起周景燊当时向父亲借书这件事,当时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因此也没有过多在意。 《风物志》不比四书五经高深,讲的都是些各地风貌习俗与代表人物传记,故而老少咸宜,他学问这般差,也会去读吗? 而此时交谈中父亲终于是想到了什么,和声笑道:“瞧我这记性,谈着谈着差点忘了王爷来访的目的。” “当日将书借与王爷,下人整理时将有一册落下了,元慈你对书房格局最是熟悉,且将书找出来。” 听到父亲的话,沈元慈心中如释重负,父亲与周景燊交谈,她不便开口,但坐在一旁又无所事事,还不如找书来得轻快些。 沈元慈将房中的书库打开,室中灯盏逐一点上,沈仲稔的书库十分大,中间隔开分为两室,每面靠墙皆有一书架,下方则是装于箱中的纸书,史书、文学、传记皆有。 《风物志》乃卫仲稔毕生心血,十分珍视,避免纸张受潮,故放在上口通风处。明明都分类有序,为何下人还会在整理时将书遗漏,定是放错了位置,沈元慈摇了摇头,真是太粗心了。 偌大的书库中只有书本放置在柜箱的声音,一阵起、一阵落,偶尔还能听到室外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声声灌入耳。 方才人多时还不觉得心中惆怅,如今一个人独处倒是清净了,可为何觉得烦闷起来,脑海中又逐渐被陶蔺与清惠公主订亲之事侵袭,鼻子有些发酸起来。 沈元慈心不在焉地整理书籍,丝毫没有察觉到上方有一本书即将滑落。 她发现得慢,直到一道不合气氛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像是书拍落在手掌上响起的清脆声,将她的思绪陡然拉回。 沈元慈诧异之下朱唇微张,猛然回头。 竟是那一张眉眼疏朗的脸闯入眼眸,他就站在身后离自己十分近,室内灯火通明照得他的脸清晰明亮,脸如雕刻、五官分明,最是那双剑眉下的桃花眼映着烛火之光熠如星辰。 “你就这样走神?连书掉下来都没发现?”周景燊抬手将书递到她面前晃了晃。 他为何会来这里? 蓦地,沈元慈对于周景燊出现在她面前的事怔了一下,随后将书接过,语气低低:“谢过武安王。” 又是“谢”这个字? 周景燊的喉咙里突然发出一声难以抑制的笑,在这安静的书库里十分入耳:“似乎从我认识你开始,你就一直在道谢,沈女君博文多识,可还有别的说辞?” “王爷屡次救助,我深感于心,为表诚意与礼节,自当言谢。”沈元慈那双漆黑明澈的眸子干净透明,一桩事归一桩,她不觉得反复言谢有什么问题。 谁知却换来的是周景燊的一声低笑,两座书柜之间过道狭窄,他本就离沈元慈不过一掌距离,此时微微低头便能对上沈元慈的脸,他的声音低哑却又掺着几分缱绻:“言谢有何用处?不如行动来得实际,你应当明白我的意思。” 声音几乎是贴着沈元慈的耳朵进入,传来的酥麻令沈元慈的皮肤起了一层疙瘩,温热的气息探在沈元慈娇嫩的脸颊上,几乎要将她烧灼。 沈元慈被他突如其来的行为吓得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