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孤独与自私
张金涛有没有达到大师级别的孤独这个还不清楚,但是大师级别的自私,应该是达到了的。
当然,张金涛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自己除了没有结婚,自己一个人生活之外,平常的时候,朋友还是很多的。
不管是真朋友还是酒肉朋友,张金涛的意思就是,他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微信,还是能够叫来人的。
通常人们所说的常常体验到的那种孤独感,有时并不是没有人了解他或者懂他。而是他自己关闭了走向他人的通道。是他自己不愿意了解其他人并与之深入相处了。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孤独不再是万水千山的阻隔和从前车马慢。相比之下它像是被刻意饲养的宠物,会在主人的精心培育下一点点长大。
在这个可以全方位表达自我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倾听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互相表达。
我们都急着表明所谓的立场,急着获取认同,急着借助人群的力量完成某个目标。但却容易忽略其他人也是如此。
人与人就在这样不易察觉的剑拔弩张里,越来越不耐烦聆听别人的内心。
当一个人被自我完全占据,被渴望利用驱使。所谓的需要他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某个目的,而不是情意绵长的感情交互。
说白了,人们对未来的投资越来越功利,而对感情的投入越来越低。
那么孤独呢?孤独在这种环境下已经开始被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
孤独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对走向他人内心的阻断和排斥,同时十分矛盾的意味着内心深处还在等待他人的到来。
等待他人的什么到来呢?期待他人可以走近蜷缩封闭的自己,理解害怕失望的自己,给自己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享受。
然而不论最初维持孤独的理由是什么,这种不愿意主动走向他人,内心深处却眼巴巴等待他人救赎的行为,都约等于自私自利。
人生来就是利己的动物。我们本能的觉得有些行为就该是别人主动为我做,我们本能的觉得别人就该跟我想得一样,我们本能的觉得情感联络就该不需要自己去维持而自发的维持。
那些冠冕堂皇的害羞啦,胆怯啦,怕被拒绝啦,潜台词其实就是,你就不能主动一点走过来找我吗?
可是凭什么呢?
那些被孤独者强行赋予了救赎者光环的人,那些被迫成为倾听者的人,他们都不会累吗?他们与人相处时需要的能量值不会被耗尽吗?他们难道没有自己的痛苦,孤独,和期望吗?
其实我们没有权利把谁看做潜在的救赎者或倾听者。因为搭建关系的第一步是互相了解,而这种救赎和倾听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我们渴望表达自身远胜过倾听别人,我们渴望被他人理解远胜过理解他人。
犹如一首歌唱的那样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如果这样的歌词能让人产生到共鸣,那么,产生共鸣的人极有可能是外向的孤独患者。
外向与孤独,似乎很矛盾,人们总习惯性地认为外向就是开朗活泼的,孤独就是空虚寂寞冷,但真相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孤独”和“外向”从来都不冲突——
外向是聚会里跟熟悉或陌生的人对酒欢歌,孤独是人潮散去以后独自面对内心的空虚;外向是表面活泼开朗没心没肺,孤单是心里藏着巨大的心事不敢对谁倾说。外向又孤独,是喜欢热闹,也热爱独处,但害怕寂寞。
孤独的外向者,渴望被关注。外向者,是非常需要万千宠爱与万千关注的人。他们渴望表达自我,也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用高度的热情待人,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善待。说白了,外向者就是一个可怜的自恋鬼,付出很大的社交成本,渴望得到别人肯定。外向者就是这样,他们急切地需要存在感、社会认同感。
现代发达的网络社交科技,让人们有了更多途径去展现自我,并根据个人喜好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别人觉得你的照片好看,你的段子好笑就给你点赞,以致造成一种我很受欢迎的假象,那些给你点赞夸你的人,有多少个愿意花时间陪你出来吃个饭,喝个饮料,聊个天呢?
所以,网络社交是助长着内心孤独的帮凶。别人说,频繁发朋友圈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固定的分享日常琐事的对象。
的确,如果你已经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噼里啪啦地说一堆废话,你还会想再在朋友圈宣布一遍吗?
那为何没真朋友?很多所谓的内向者会有知心朋友,反倒是大部分的外向者的知心朋友会比较少,甚至没有。
内向的人内心情感十分热烈,因为他比较少参与社会活动,比较没有太多事情让他分心,所以他可以更专注地对待某个朋友。
同样情感热烈的外向者,注意力却被太多有趣的事情分散,最终分给某个朋友的时间精力就比较少。所以可想而知,这样的外向者为何孤独,为何没(真)朋友?怪自己没好好经营感情啊。
外向者穷尽一生在追求正能量,他们喜欢传播正能量,也喜欢用快乐的情绪影响其他人。但是反过来,他们讨厌负能量,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