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机遇难求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汉室子孙,都是崇汉士人,就比如刘晔,他本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却一生忠心侍奉曹操和曹丕,在刘纬穿越的这个历史时空内,更是投靠了司马懿! 所以,这个刘寔被司马伷拉拢过去,也并不奇怪!不过,明明都是高祖刘邦的后裔,刘寔为什么不选择投靠刘纬,为大汉王朝效力,非要悖逆祖先,替篡汉的乱臣贼子卖命呢? 书中代言,刘寔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就在若干年前,晋国之内,曾掀起一股叛逃风潮,不少士人举家迁移,投靠了刘纬,有识之士明眼一看就知道,天下大势为何,又岂能愿意跟着司马懿这条破船一起沉没? 刘寔当时虽然尚未及弱冠之年,却也看出了这样的形势,自然想搭个顺风车,可他一打听以后才知道,即便自己真的去了汉国,也没有什么出头之日! 原来,刘纬虽然接纳来投的晋国士人,可如何安排,却有一套明确的规定,他从不看所谓的出身和名气,只看资历和能力! 资历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此人曾经担任过什么样的职务,以及政绩表现如何,一般来说,如果在晋国曾经担任过县令,没有贪污害民等特殊情况的,到汉国混个县官当当,应该问题不大! 能力,又如何衡量呢?那就要参加一场特殊的考试,刘纬会出一套试卷,全方位考核人才的能力,根据成绩,以及科目优劣,安排去往合适的位置,量才使用! 按照刘纬的取材标准,刘寔属于什么情况?他尚未出仕,没当过官,资历自然无从提起,就只能参加考试! 然而,刘寔一打听考试的内容就傻眼了,除了汉语言文学外,竟然还要考核算学、农学和工程营造学,这些东西,他听都没听过,即便参加考试,也得交白卷! 那么,是不是刘纬的考核标准定得太高,要求太苛刻了呢?不是!从孟达改革那时起,魏国就仿照汉国之例,创办了中小学和大学! 虽然他们的学校,科目不如刘纬的学校里那么多,师资力量也不如刘纬那般雄厚,却也开始了人才的基础教育,这些年来,给魏国和晋国,培养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但是,这种基础普及教育,毕竟是个新鲜事物,有许多人一时间还无法接受,仍然愿意以传统的求教拜师,接受教育,结果就是老师擅长什么,学生就学到什么,其余的,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导致人才综合能力很弱,偏科严重! 当然,偏科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你跟鲁班学了技术,那就去做木匠;你跟华佗学了医术,那就去做医生;你跟李冰学了治水,那就去修堤建坝……总之,学什么就干什么,擅长什么做什么,亦无可厚非! 然而,在刘寔这种人的心里,能出仕为官才叫出人头地,你不让他当官,却让他去做那些最基础的工作,哪怕给他个组长、段长,工程师什么的头衔,他也觉得没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是闪光的黄金被埋没了! 其实,刘寔和丁谧一样,都是搞学问的,他们若是投靠刘纬,最多被安排到大学里当个老师,而且,只能教历史和汉语言文学,除此之外,也就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和资料室的档案员,比较适合他们! 这种学问家,一般都是座论空谈之辈,虽一肚子经史子集,自恃才高,却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贡献不大,绝不能放到决定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上,不然,就是现在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的那种误国误民的“砖家”!.. 刘纬的考试,就是为了甄别刘寔这种人,做到量才使用,以免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他招降纳叛,可不想招纳这种“砖家”,不过,为免打击来投者的积极性,多少都能给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但想当官可就难了! 不过,对于刘寔来说,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报考汉国的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再参加干部培训班,通过毕业考核以后,由基层官员开始,走向仕途,毕竟刘寔还很年轻,厚积薄发,慢慢来呗! 可刘寔呢,却接受不了这样的过程,他希望走捷径,一飞冲天!当然,这也不怪他,毕竟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能不能当官,往往是考察官员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哪里需要费那么大的事? 因而,刘寔放弃了去投汉国的打算,以躲在家里读书为名,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如今,机会来了! 晋国突生巨变,刘寔初出茅庐,投靠了父亲的旧相识司马望,又由司马望举荐给了司马伷,此番他又毛遂自荐,愿意肩负出使重任,游说几位拥兵自重的王爷! 事实上,伏夫人根本没看得上这个年轻的刘寔,不过,一时间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因为太危险,谁都不愿意去,干脆就派他去吧! 哪曾想,这个刘寔见到司马进为首的五位王爷,表现十分怪异,不像游说,倒像是来搓火挑事的! “辽王,虽为先帝之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