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拒绝加封
司马师身为太子,投降汉国所造成的政治影响,不可估量,绝不仅仅是丢人现眼那么简单!因此,司马懿应该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缓舆论攻击,息事宁人,而不是采取过激手段,扩大事态,激化矛盾! 众所周知,皇室家庭所发生的一些变故,既是国事,也是家事!你要是大惊小怪,闹得沸沸扬扬,那就是天大的国事;可你要是低调处理,轻描淡写,那就是小小不言的家事,概念不同,天壤之别! 司马师作为太子,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儿,也是臣!司马懿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淡化他臣的一面,凸显他儿的一面!如此一来,看似了不得的国事,也就变成了普通的家事,其政治影响将会大大降低! 所以,在此关键时刻,司马懿若是严惩司马师家眷和太子一党,搞得一堆人头落地,牵连甚广,无疑是在强调他为臣的一面,反而会闹得愈发不可收拾; 相反,司马懿如果能饶恕其家眷,也不追究太子党羽的责任,把这件事情与政治斗争割裂开来,淡化为父子之间的家庭矛盾,司马师投降汉国,便从重大政治事件,变成了单纯的皇室丑闻,也就谈不上有多大的政治影响了! 当然,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皇室传出丑闻,影响也不小,父子之间闹得离心离德,形同陌路,不免招人耻笑诟病,坏了司马家族声誉,说到底,还是会动摇司马懿这个皇帝的权威,这个不良影响,又该如何化解呢?司马昭给出的建议,是让司马懿主动认错! 皇帝不是不能认错,而是一种政治手段,有时候必须死硬到底,概不认错,否则,有可能会招来墙倒众人推,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掀起一场政潮;可有的时候呢,认错反而可以化解尴尬,缓解舆论攻击,扭转不利的态势! 在这个时代当中,不孝之举,罪大恶极!司马师背弃父亲,投降敌人,忤逆不孝的帽子,肯定是戴上了,摘都摘不掉!关键是,司马懿该如何把自己身上的污点洗干净! 司马懿是怎样苛待司马师的,众人都看在眼里,难免议论他太过严厉,薄情寡恩,由此也会得出一个结论,即司马氏父子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父不慈,子不孝,爷俩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要是司马懿主动认错,甚至下个罪己诏,态度诚恳,真情实意呢?就完全不一样了!新船说 司马懿身为皇帝,又是父亲,却能放下尊严和架子,承认自己对待儿子严苛过甚,缺乏关爱,造成今天这一局面,都是自己的过错,不怪司马师,再掉几滴鳄鱼的眼泪,透着舐犊情深,浓浓父爱,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为之而感动,不再攻讦司马懿,转而把矛头全都指向司马师! 如此一来,这次的事件,就由司马师一人背锅,引得口诛笔伐,万人唾骂!司马懿呢,不仅化解了由此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亦能安全登上岸,片叶不沾身! 司马师毕竟是司马懿的亲生儿子,父子之间闹得如何你死我活,也是血浓于水,他如果看到了这份罪己诏,将是何等心情?岂能没有一丝悔意? 可以预料,彼时的司马师,将会痛悔无地,万箭穿心,再加上舆论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他就是不被吐沫星子给淹死,也得自己憋屈死,司马懿可能不用亲自动手,就能除了这个叛逆之子! 高!确实是高!司马昭虽然还很年轻,却总是能给司马懿出谋划策,主意一个比一个好,甚至可以在司马懿情绪激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及时提醒,直言上谏,真是个优秀又孝顺的好儿子啊! “吾意立汝……为太子也!”司马懿想到这里,终于冷静下来,对司马昭的喜爱之情更甚,竟决定,这就立司马昭为太子! 司马昭闻听此言,心中一阵激动,窃喜不已,他今天来此,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可是,经历了刚才的场面以后,司马昭的头脑也异常清醒起来,觉得现在时机还是不成熟,父皇话语当中,仍有不确定的试探之意,可不能傻乎乎地直接领旨谢恩! “父皇!不可!”司马昭连忙拱手至上,一脸真诚,拒绝了司马懿的好意! “哦?为何不可?”司马昭这个表现,令司马懿非常意外,连忙疑惑问道! 司马懿不傻,他可是乱世浮沉半生的老油条了,善于看破人心!尽管司马昭这个儿子精明睿智,可在司马懿的面前,多少还嫩了点,撅屁股拉几个粪蛋,他完全知道! 因此,司马懿早就看出司马昭有心想当太子!不过,也无所谓,生于皇室,贵为皇子,又有几人能抵御得住皇位的诱惑,一点没有觊觎之心呢? 想当太子,正常!主要还得看,这个儿子是否有能力担纲重任,对自己是否孝顺,有没有谋逆之心!谁也不可能千秋万岁,江山社稷早晚要传承给子嗣,只要所托得人就行! 所以,在司马懿看来,司马昭是个合格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