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突发事故
前文说到,诸葛亮才刚刚帮刘纬解开了困惑,却不知道从哪传来了一声巨响! 事发突然,正在聚精会神交谈的刘纬和诸葛亮,都被吓了一跳,赶忙奔出乌烟瘴气的书房,来到庭院内,却惊讶发现,西北方向上,升腾起一朵发着火光的蘑菇云,夜幕之下,周围的天空都被照亮了,似乎燃起了熊熊大火! 坏了!火器研究所出事了!刘纬通过方位和现象,便能判断出,一定是那里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爆炸,否则,何以造成如此巨大的震动,甚至波及了整座长安城! 书中代言,刘纬秘密召见诸葛亮,是在傍晚时分,由于两人交谈甚欢,时间过得很快,已是戌时初刻,家家户户,早已吃过了晚饭,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长安城内,仍然十分热闹,尤其是那几条商业街,却不想,突然发生了如此事故! 随着一阵紧急报警的钟声响彻全城,刘纬脑海当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救人! 现如今的长安,非往日可比,作为大汉都城,不仅人口众多,繁华富庶,更是配套设施齐全,早就有了专门的消防队!尤其是刘纬发明了电机以后,消防喷水设备,也更新换代,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救火效率更高! 何况,火器研究所属于火灾高危部门,消防配备更是十分齐全!因此,刘纬并不担心会因为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他担心的是人! 火器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对刘纬来说,可个个都是宝贝呀!他们身处其中,遭遇爆炸,一定伤亡惨重,若不能及时救援,刘纬的损失可就大了! 培养一个大学生,简单,可要培养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研究员,那可就难了!经验,来源于实践,实践就需要时间,这个成本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刘纬更担心的是,工部尚书马钧,也在其内!现在的他,根本离不开马钧,所有技术研究,都要靠他牵头领衔,一旦马钧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刘纬哭都来不及,肠子都得悔青了! 不会吧?都已经戌时初刻,也就是晚上的七点多钟了,火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不下班吗?如果他们早就回家了,刘纬的担心岂不是多余了么? 要是以往,刘纬可能不那么担心,但是最近,火器研究所奉刘纬之命,正在研究新式火炮,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许多研究员,经常不回家,吃住都在所里,发生了这样的爆炸事故,那些研究员必定首当其冲! 事情也果然如同刘纬所料,火器研究所的那些研究人员,事发前大部分还在工作,并没有下班回家!因为刘纬发明了电灯,使得加班工作,也成为了现实! 好在马钧当时回家了,侥幸逃过一劫,但这次爆炸所造成的损失数据统计出来时,还是令刘纬痛心疾首,顿足捶胸! 火器研究所的一百多个工作人员,当场就被炸死了一多半,甚至有人连尸首都找不到了!其余伤者,虽经过医院的全力救治,还是因为伤势过重,相继死去,最后幸存下来的,居然只有十个人! 这十个人之所以能逃过一劫,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区域在外围,内容以打杂和站岗警戒为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火器研究所的核心技术人员,即便幸存下来,也不能继续承担火器研究工作,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可以这么说吧,火器研究所在这一次的事故中,几乎团灭,人员伤亡惨重,各种物料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研究所周围,方圆一里范围内的民居,也受到波及,烧毁了大半,有不少在附近居住的百姓,亦出现了各种程度的伤亡,竟达数千人之多!新船说 长安城内的两家医院和十几个诊所,瞬间爆满,医疗资源,严重透支,最后,刘纬是把军队当中的军医和医疗资源调来,才缓解了这场危机,使伤者得到了救治! 人都伤成这样了,可想而知,这场爆炸造成的财产损失多大了!整个长安城西北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灰土焦木,说它是场事故都轻了,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既然明知道火器研究所属于高危单位,为什么刘纬还要把它设置在长安城内呢?怎么不放在城外?这里面,当然有刘纬的责任,却也是无可奈何,必然为之! 在古代,只有城墙之内的范围,才是安全的区域,火器研究所是个保密单位,如果设在城外,不利于防控,倘若出现研究人员叛逃或遭到敌人绑架的恶事,重大技术机密,不就泄露了吗! 这样的机密,要是被司马懿所掌握,增强了晋军战斗力,造成的恶劣影响,将十分深远,损失更大!所以,刘纬宁可冒一定的风险,把研究所设在城内,也不能设在城外呀! 当然,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刘纬肯定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配备了整套的消防设备,更是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制度,以及严密的监督检查机制,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甚至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