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过硬货色
事已至此,我们也该回过头来解释一下,倭国人与马韩人之间的钢铁贸易往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话说当年,刘纬离开倭国之前,与卑弥呼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没过多久,两国之间,便开始了贸易互通,刘纬确实由此赚了很多,但卑弥呼也没吃亏,她把从汉商手里买来的货品,转手卖给其他日本领主,便能牟取暴利! 不过,卑弥呼的邪马台国,只是九州岛上的一个割据政权,虽然她消灭了犬养志男的狗奴国,统一了九州岛,但势力范围,却远未能扩张到本州岛,乃至全日本! 卑弥呼此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统一日本全境,却许多年未能实现夙愿! 结果,刘纬机缘巧合下的一趟东瀛之旅,给她带去了新的希望,学会了钢铁冶炼技术,实力亦陡然而增,卑弥呼也开始嘚瑟起来了,早已昏昏欲暗的希望之火,竟死灰复燃,她开始招募新兵,大力扩张军备,以便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不过很快,卑弥呼就遇上了一个难题!众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尤其是九州岛,虽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却十分缺少矿藏,尤其是铁矿石! 扩张军备,自然需要大量钢铁材料,现在技术她学会了,却苦于缺少铁矿原材料,而处处受制!倘若不能搞来大量铁矿石,卑弥呼的扩军计划就会受到影响,统一日本的时间表亦将严重滞后!要知道,卑弥呼已经五十多岁了,上天还能给她留下多少时间呢? 然而,本州岛上的那些封建领主们也不傻,早已识破了卑弥呼的野心,又怎能把自己所拥有的铁矿石卖给她呢,岂不是养虎为患?所以,不管卑弥呼开出什么样的高价,也很难购买到铁矿石,扩军计划因此而迟滞,似乎将难以避免!新船说 面对困局,卑弥呼首先想到的是向刘纬求援,既然双方展开了贸易往来,由汉人手里购买铁矿石,是否可行呢?可惜的是,她一打听才知道,铁矿石早已被汉王刘纬列入了禁运商品名录,根本不能贩卖! 况且,就算能卖,这笔买卖,也是稳赔不赚!试想一下,那么多铁矿石,要装上海船,千里迢迢运往邪马台国,无效负重太大了,风险也很大,谁会对这样的生意感兴趣?你就是开出天价,也没人愿意接手! 这可如何是好呢?关键时刻,卑弥呼无意闻知,马韩人手里有铁矿石,便马上派人渡海去联络,真的谈成了这笔交易!不过,令卑弥呼无可奈何的是,马韩人提出的交易条件,居然是用铁矿石换取炼成的钢铁坯料! 铁矿石能够炼出多少钢铁,与其含铁量有关!许多时候,一车矿石,也未必能炼出一块坯料!卑弥呼欲图扩充军备,最缺少的就是钢铁,却还得用坯料去换铁矿石,这一来一回,自己能剩下的,将非常有限,这买卖也太亏了! 也许马韩王金鹤宰也知道,这种苛刻的条件,卑弥呼很难接受,便也适当做出了让步和承诺!其一,压低铁矿石价格;其二,承诺提供大量货源;其三,承诺送货上门! 第一条,尽量压低铁矿石的价格,同时抬高钢铁坯料价格,卑弥呼所掌握的炼钢技术就值钱了,等于是做了一笔原材料加工的买卖,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剩下更多的钢铁原料; 第二条,金鹤宰承诺源源不断提供大量矿石,则可以保证卑弥呼的炼钢生产,进入可持续性的发展状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损耗,形成规模效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薄利多销,长此以往,也能剩下不少钢铁坯料; 第三条,就更加显而易见了,送货上门,卑弥呼便省去了运输费用,提高了生产和出货的效率! 这三个条件,虽然还算不上尽善尽美,却已经是卑弥呼最好的选择了!于是,邪马台国与马韩人的海上贸易便由此展开,往来不断,双方也算各得其所,互惠互利! 不过,一段时间以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日本商人看到了商机,觉得有利可图,便开始做起了钢铁买卖的生意,他们从卑弥呼那里高价购买铁坯料,装船运往马韩国,卖给金鹤宰,再由当地低价采买大量铁矿石,运回邪马台,卖给卑弥呼,从中赚取差价,利润也不小呢! 说白了,这些商人所充当的角色,就是物流!有了这些家伙往返对马海峡两岸,金鹤宰也不必经常送货上门了,卑弥呼呢,也不用过于操心货源问题,自然乐见其成,皆大欢喜! 这就是倭人与马韩人之间,进行钢铁买卖的来龙去脉!也正是因此,司马懿才在路上,截下了一伙倭人商队,获得了如此众多的消息情报,并发现了未来可以赚大钱的一条生财之道!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几个倭国商人,也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司马懿了,因此,他也了解了卑弥呼那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然而,司马懿却无法复制金鹤宰的套路,因为魏国境内的铁矿山,距离沿海太远,运输成本太高,价格肯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