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内阁成员
如今的刘纬,虽然不是皇帝,却以摄政王的身份,代行皇帝职权,不仅掌管军队,更是兼任了“绍兴改制”以后的第一任丞相,可谓大权独揽,一言九鼎! 因此,无论按照内阁制度规定,还是按照实际情况来看,人事任免的权力,都掌握在刘纬的手中,那么各部院大臣和官员,他究竟是怎么定的呢?就让我们逐一介绍一下吧! 首先,丞相之下,还有两位副宰相的职务,分别为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这俩官名,听起来好像临时工,是私人顾问或助理的性质,可实际上呢,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副宰相,内阁首脑之一,足见位置之重!新船说 刘纬任命,徐庶为平章政事,诸葛亮为参知政事!可见,他对此二人治国理政之才的认可与欣赏,更对他们的人品和忠心十分信任!不过,诸葛亮毕竟来的时间还有点短,按照功劳和资历,虽然同为副宰相,仍以徐庶为首,诸葛亮次之! 接下来就是六部尚书和侍郎的人选了!六部职权,虽各有不同,分工明确,可历朝历代,六部之首要均为吏部,因为它掌管着官员考核和任免的大权! 因此,吏部尚书的人选十分重要,刘纬必须选择一个品德高尚,刚正不阿之人来担任!而且,这个人必须德高望重,资历深厚,刘纬的臣下当中,有这样的人吗? 为了这个人选,刘纬绞尽脑汁,斟酌再三!最终,他任命荀彧做了吏部尚书,王累为吏部侍郎! 这个决定,还是有点出人意料的!荀彧是曹魏降臣,王累更是代表益州土著利益,专门跟刘纬作对,经常廷争面斥,犯言直谏,还曾经被刘纬整治过,怎么能担任如此要职? 荀彧的品德和为人天下皆知,对汉室忠心耿耿,是个非常有原则底线的正人君子,出任吏部尚书,再合适不过!王累虽然有断袖之癖的隐事,不太光彩,但他却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作为吏部侍郎,也很合适! 更重要的是,刘纬的势力,是以益州为发祥地,政权内部,有太多的益州人了!可是现在,他已迁都长安,统一天下即将不远,如果再任命个益州人当吏部尚书,主管官员任免和选拔,那汉国可就真的成了益州集团有限公司了! 为了顾及多方势力平衡,以及天下崇汉士人之望,选择曹魏降臣出身的荀彧为吏部尚书,是个明智之选!但是,也不能因此,寒了益州臣僚之心,选王累做吏部侍郎,算是个有效的制衡与补偿! 吏部之后,便是户部!这个主管天下钱粮赋税的财务部门,亦是重中之重!不过,户部尚书和侍郎的人选,刘纬早已心有所属,分别是刘巴和高兴! 刘巴,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理财能手,在刘纬麾下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他的账房先生,主管经济事务;高兴,原本是个商人,自刘纬白手起家江阳那时,就投靠了刘纬,担任少府,功勋卓著!此二人,虽然存在感不高,却担负着天大的干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功不可没,让他们出任吏部,也是众望所归! 接下来便是礼部!在古代,礼部似乎是个闲散衙门,可实际上,他的职责非常重要,主管礼仪、祭祀、外交和教育,尤其掌管科举考试,更是个肥缺!在刘纬的内阁中,礼部也尤为重要,尚书人选,事关重大! 刘纬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由鲁肃出任礼部尚书!这也就意味着,鲁肃从出身江东的一名封疆大吏,被刘纬提拔到了权力中枢,算是对他多年潜伏隐忍,功劳显赫的认可与褒奖,同时,也是用人得当的选择! 鲁肃是个谦谦君子,且智谋广远,口舌犀利,想当年,孙权就曾经无数次派他出使,特别擅长外交工作,至于教育等其他方面,学识广博的鲁肃也能胜任,他本来就是庐江一带有名的神童才子,学贯古今! 况且,刘纬的内阁当中,不能没有东吴一系的臣僚,否则,岂不是寒了江东众人之心?让鲁肃出任礼部尚书,也有平衡各派势力的考虑,雨露均沾嘛! 至于礼部侍郎一职,就让人有些惊讶了,竟是小小驿丞出身的李帅! 还记得这个人吗?他是当年刘纬在南巡途中发现的一个外交人才,多以年来,在刘纬的精心培养和提拔下,李帅早已脱胎换骨,蜕变成蝶,在此之前,出任汉王府司礼侍郎,如今当了礼部侍郎,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兵部尚书,刘纬任命的是黄权,侍郎为蒋琬!毕竟是益州集团有限公司嘛,一个益州出身的尚书也没有,那怎么行!黄权此人,颇懂军事,却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担任兵部尚书,搞好内部治安和军事后勤工作,还是很合适的! 至于蒋琬,出身荆州,原本是刘备的属下,刘纬是看重了他的经营管理才能!由蒋琬出任兵部侍郎,专门负责管理军工企业事务,刘纬也很放心! 刑部尚书,是早年间便跟随刘纬的王甫,侍郎为杨仪!王甫为人清正,执法严明,特别适合担当刑部尚书,资历和功劳也够用,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