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料理后事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曹操也是干尽了亏心事,盗掘了太多墓葬,现在终于轮到他自己了,就算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还是不能放心! 十几座真陵墓,外加七十二疑冢,布下如此迷魂阵,已经使盗墓贼无从下手了,可曹操还是觉得不够牢靠!一想到自己死后,陵墓可能被盗掘侵扰,他便寝食难安,尤其想起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历史典故,更是毛骨悚然,冷汗直流! 其实,这才是曹操最害怕的!他一生雄才伟略,南征北战,创下了大魏王朝辉煌的基业,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且不说吕布、袁术、袁绍和马腾等敌人了,单是死在他屠刀之下的社会贤达和崇汉士人,便是难以计数! 所以,曹操最担心的,便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尸骨会被人从陵墓中拖出来,像楚平王那样,挨一顿鞭挞!当然,死人是不怕疼的,曹操担心的是,会因此被后人全面否定了自己一生的功绩,彻底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唯有让后人找不到自己的尸骨,可无论如何布下疑冢假墓,总有一座是真的啊!那些对曹操怀有刻骨仇恨的冤家,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放弃寻找曹操真正墓葬的努力,早晚有一天,还是能找到! 这可怎么办?曹操也是苦思冥想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火葬!曹操打算一把火,将自己的尸骨烧成灰烬,并把骨灰撒入山川大河,让后世之人再也找不到他的痕迹! 不会吧!曹操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太过超前了?要知道,即使是在今天,火葬习俗也仍然未能全面推广,他一个古人,却能下决心采用火葬的方式,这可能吗? 事实上,火葬习俗,在中国早已有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开始盛行,到了宋代,达到了巅峰!当时的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死后采用了火葬的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武大郎被毒死以后,潘金莲一把火烧了尸体,试图毁尸灭迹的原因所在,因为火葬在当时是合理的! 除汉族之外,其实北方草原上的许多游牧民族,大多也采用火葬的方式,在他们的宗教信仰当中,人死以后,只有经过烈火焚烧,灵魂才能摆脱躯壳的束缚,升入天国! 但是,对大部分汉族人来说,这种殡葬方式,接受者就很少了,因为他们秉承的观念是“视死如生”和“入土为安”,因此,大多采用土葬的方式,平民百姓皆是如此,就更别说是帝王了,但火葬这种形式,确实是有的! 那么,曹操怎就舍得烧毁自己的尸体呢?也与时代特征有关!汉末三国时期,是个动荡的年代,诸侯割据,混战不止,瘟疫横行,饿殍遍野,尤以中原地区为甚!因此,也就造就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那便是荒郊野外,出现大量弃尸和野尸! 这样的尸体太多了,也无人为其掩埋,曝尸荒野,风吹日晒,时间久了容易引发瘟疫!为了避免疫病横行,这些尸体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后患无穷! 那么,该如何处理呢?挖坑埋了?工程量太大,哪有那么多的人力!逼不得已,人们就只能是一把火烧了,将骨灰扬洒于地了事,连埋都不埋! 除此之外,许多穷苦人死了以后,也是埋不起,他们没有土地,往哪埋啊?地,是地主家的;山,是地主家的;树林,也是地主家的!就连他们住的房子,没准都是地主家的,死了以后,哪怕只需要那么一小块的墓地,也找不到地方,真可谓“死无葬身之地”! 无可奈何之下,这些穷苦百姓死后,也只能采用火葬的形式,一把火烧了,骨灰抛洒于野!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小股火葬流行的风潮,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屡见不鲜! 正是有着这样的时代背景,曹操会选择火葬,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身为帝王,却采用了贫民百姓的殡葬方式,也算破天荒的奇闻,消息一出,立时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群臣纷纷上书谏阻,可谁又能理解曹操的苦衷与无奈呢! 最终,曹操乾纲独断,驳回了所有上谏,下达旨意,统一回复了全部上书者,谎称采用火葬的方式,是为了节约民力,节省资财,也希望自己死后,能与大魏万里河山融为一体,以在天之灵,护卫这片土地! 这个说法,表面听来,十分豪迈,令人动容,可实际上,谁能相信? 节约民力,节省资财?那你还修那么多座陵墓干嘛?要知道,这些陵墓,虽然尚未竣工,可主体架构,都已经完工了,只剩些边边角角,就等曹操“入住”了,他却突然之间,决定不用了,岂不是全都白瞎了! 因此,这个冠冕堂皇的解释,非但没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反而招来一片非议与诟病!新船说 按常理,曹操自己想采用何种殡葬方式,是他的自由,旁人也无权多嘴多舌,可他是皇帝啊!他的行为方式,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代表的可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很可能会引起上行下效,使那些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