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何以收场
一场与鲜卑人的战争,就这样以意想不到的结局,落下了帷幕!刘纬本来只想出兵策应曹魏,帮他们抵抗胡人的入侵,却没想到赵云和马超直接攻下了河套平原,这可真是个意外的收获! 然而,刘纬对此,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三万大军,损失惨重,最终只带回来不到五千人,无疑是一场惨胜,这对于目前经济压力巨大的刘纬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部队损失了,就要招募训练新兵,予以补充,耗时费力不说,也要花费大量成本;一百余门虎蹲炮,几乎全部丧失,火药弹丸,葬身水底,这些东西,哪样不是用钱堆积出来的?所耗费的成本,何止千万? 当然,刘纬可不止心疼钱,他更心疼的,是那些无辜殒命于战场之上的热血青年!这些士兵,许多都是新兵,却在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中亡命,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损失,刘纬岂能不揪心!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呢?因为目前刘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推广种棉,发展经济,养精蓄锐,恢复实力之上,根本不愿意,也没能力打一场规模如此浩大的战争,况且现在并不是占据朔方郡的最佳时机! 朔方郡,之所以会陷于北方胡骑之手那么多年,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太过偏远,位于北方苦寒之地,中原百姓,岂能愿意在此定居?若没有群众的基础,只派遣边防部队驻守此地,那肯定是守不住的! 边防部队,若派驻的少了,岂能顶住胡骑的进攻?可要是派驻的多了,单是供给军资粮草,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这笔开支,是永无休止的,只能多,不会少! 解决之道,唯有垦荒戍边,自给自足,将那里变为汉人的永久居住地,才有希望稳固边疆,不再被胡骑所扰!不过,您也看出来了,这岂能是一朝一夕,可一蹴而就的事情呢!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可以迁内地没有土地的贫苦百姓,去往朔方郡啊,两三代人过后,那里的人口繁盛起来,问题不就解决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可对于现在的刘纬来说,却很难办到! 东汉末年,因战乱和灾害不断,造成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已不足千万,人力资源相当匮乏! 凉州和陇西,本来就是地广人稀之地,刘纬才刚刚拿下不久,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他甚至把荆州俘兵都充为奴工,迁往西北垦荒种地去了,即便如此,仍有缺口,还哪有余力,再迁人去往北地和朔方二郡!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唯有等待刘纬推行鼓励生育政策以后,所出生的那四百万少年男女长大成人,但这又不是养猪可以催肥,势必还需要三年五载的时间,根本急不得! 因此,刘纬若想稳固占据朔方郡,就必须派遣大量部队,前往驻守,数目至少五万以上,否则根本守不住,早晚还会重新落入胡骑之手!可五万部队,常驻塞北,不仅开销巨大,更是牵扯了汉军兵力! 我们说了,刘纬总共只有二十万部队,如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有重任在肩!况且,民族和边疆问题,现在并非主要矛盾,天下尚未一统,刘纬的主要敌人和对手,仍是曹操,如此分兵,势必再度延缓统一大业的进程,这可是刘纬绝不想看到的局面! 综上所述,现在收复朔方郡,非但于大局无益,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留也不是,弃也不是,简直让刘纬头大!这场不该发生的战争,所获得的巨大“战果”,竟然成了意外的累赘! 更恶劣的,还是此战造成的深远影响!刘纬本来只想装模作样,吓唬吓唬轲比能,令他不得不回兵救援,没想与他彻底翻脸!边疆问题,现在不是主要矛盾,完全可以日后缓缓图之! 可现在呢?马超和赵云,一战便与轲比能结下了血海深仇,成功把鲜卑人的矛头,从曹操那里,转到了刘纬的头上,这不等于是给自己多树立了一个强敌么!今后,鲜卑人卷土重来,肯定首先冲刘纬发难,他势必将要面对两线作战的窘境,首尾难顾,还怎么与曹操决一雌雄!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赵云和马超!他们虽然攻陷了河套,为汉人收复了朔方郡,看似功勋卓著,彪榜青史,可实际上却是违背了刘纬的战略与初衷,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为此,刘纬生了一肚子闷气,却又无从发作!因为多事的《汉中旬报》主编蒋琬,竟擅自做主,将赵云和马超的功绩,以及汉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全篇刊登在了头版头条之上,大肆宣传了一番,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已经既成事实,覆水难收了!新船说 其实,蒋琬做的也没错!毕竟汉军此番出兵,多半是为曹操缓解压力,取得如此战果,当然要大肆宣传,让曹操知道,汉军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个人情他得领,别以为刘纬是阳奉阴违,故意糊弄他! 也正因为如此,刘纬没法批评蒋琬,心里更是憋气窝火,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你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