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独揽东吴
孙权此番荆州大战,可谓是最大的输家!空费钱粮兵马,却未能实现吞并荆州的夙愿,只获得了江夏一郡。索性天子下旨,封他为吴侯,后将军,兼领扬州和交州的结果,算是聊以慰藉,不算太亏! 周瑜和鲁肃,背着孙权私下里与刘纬谈判,擅自答应条件的举动,到头来还是没能获得孙权的原谅,他因此怀恨在心,对此二人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但大战过后,江东损失太大,孙权当以稳定内部为先,便暂时放过了二人,未做计较,相反还依照朝廷旨意,令周瑜和鲁肃,去往江夏和柴桑赴任太守之职。他自己,则率军回到了江东。 回归江东的孙权,与刘备类似,也是大封群臣!如今的他地位高了,加封臣属时,也再不用那么小家子气,显得十分豪爽!可是,他列出的封赏名单,却是让人着实看不懂! 在孙权的这份名单里,地位最高的,不是周瑜,更不是张昭,却是孙邵!他加封其为扬州别驾,安东将军,封苏县亭侯!另外,顾雍被孙权加封为交州别驾,安南将军,封揭阳亭侯! 换句话说,在孙权眼中,此二人才是功劳最大,也是他最为信任和重用之人,这上哪说理去! 当然,周瑜的封爵地位,即便不如孙邵和顾雍,也被孙权加封为安西将军和随县亭侯的爵位,看似依然大权在握,可真正有实权的官职,依然是大都督兼江夏太守而已。 张昭相对比较惨,他没有获得任何封爵和官位,只得侯府长史一职!当然,目前的吴侯府,是统领江东的核心权力机构,张昭这个主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地位还是很高的,只是听起来不那么光鲜亮丽吧! 最惨的当属鲁肃,孙权免去了他赞军校尉及将军府从事之职,仅任命他为柴桑太守,仅此而已,别无其他! 由孙权的这份晋赏名单来看,他实际上是在对江东,或者现在可以称东吴的权力结构,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动了大手术!孙权此举的目的很明显,大战之后,东吴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权臣当道的格局,早已不适应他的要求,孙权要独揽所有大权! 孙邵此人,虽具才德,可他相比周瑜和张昭,还差得很远,能力相对有限,更为主要的是,孙邵不是江东人士,在本地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和人脉基础,孙权任命他为扬州别驾,他根本不能胜任,那么便只能仰仗孙权!换句话说,孙权等于是把扬州政务,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孙邵不过是个跑腿的代言人罢了! 顾雍此人,才能卓著,又是江东顾氏一族子弟,为人性格谦逊,圆滑世故,从来不令孙权难堪,他委任顾雍为交州别驾,既等于拉拢和重用了江东顾氏,又把自己的控制和影响力,深入到了交州一带!而且,不让顾雍在吴郡本地任职,也是避免了他与当地大族休戚与共,沆瀣一气的弊端。 况且顾雍初到交州,人生地不熟,很难有什么施展的空间,必须倚赖和仰仗孙权助力才行,这样交州便也等于由孙权直接统属一样,他还是大权在握,杜绝了顾雍裂土称雄的可能,可谓一举两得! 而张昭,我们说过,此人一向懒于政务,动动嘴皮子可以,但让他亲手处理那繁巨的政务,这老头便力不从心了!因此,让他担任吴侯府长史一职,看似东吴最高权力掌握者,相当于丞相,可却也是挂名,权力还是掌握在孙权的手中! 至于周瑜,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明升暗贬,大都督一职虽然予以了保留,可东吴军事,孙权以后将军的名头,全都一把抓,这大都督一职几乎形同虚设!至于随县亭侯和镇西将军,更是属于荣誉称号,毫无实权。 唯一有点实权的,便是江夏太守一职,至少这一郡的军事政务,皆应出自周瑜之手。可周瑜原本是江东大都督,有节制所有军事要务的权力,眼下却只能沦为地方郡守,这个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鲁肃其实是最委屈的,他从孙权将军府的核心权力圈,被彻底排除在外,成了微不足道的地方官,前途一片渺茫! 刨除鲁肃的境遇,从孙权对其他人的加封和任免,明显可以看出,他在属于东吴的新时代里,力图去除旧江东权臣影响力的决心!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几乎是把整个东吴的权力,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从今往后,再没有人能挑战他的权威了! 然而,周瑜和张昭受托孤之命,劳苦功高,这么多年执掌大权,影响力不是一天两天便能消除的,孙权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实际的效果却未必有他设想的那么好! 见风使舵,眼见张昭和周瑜不行了,便立马改弦更张,倾心投靠孙权之人确实不少,但念旧和固执的人,其实也挺多!有些文臣,尤其是流亡北士,依然习惯性地以张昭为首,对孙权多少缺少敬畏;武将们,尤其是周瑜一手提拔起来的诸如吕蒙、潘璋、陈武、丁奉等人,更是对周瑜惟命是从!就连老将程普、黄盖和韩当等人,也多少对周瑜的境遇,略感不平,似有怨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