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西山大营节度使,交银子
一进入御书房,晋帝的声音便从一面书架后传出来。 “听说你有好消息要告诉朕。” “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今天在这里说出去的任何话,都不会被其他人听到。” “尽管说吧,希望你不会让朕失望。” 晋帝手捧一卷书,从书架后走出来。 如果站在平常人的角度来评价,晋帝绝不是一个好父亲。 赵鼎历经万千险阻,终于从郢都返回京师,而他却神色淡然,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 就算那些残忍野蛮的草原人站在书房,也只会觉得赵鼎和晋帝只是长得像,绝不会有一点血缘关系。 好在此赵鼎并非彼赵鼎,对于晋帝,他没有一丁点感情。 更不会生出‘我要好好孝敬父皇’‘他给了我生命,他是我的主宰’这样的想法。 但在撕破脸皮之前,赵鼎仍需保持基本的尊重。 “启禀父皇,儿臣在楚国时,广泛结交军中将领,朝中官员,因此得知了不少楚国的情报。” “又因儿臣率兵征伐岭南,一度掌握极大的军权,所以对楚国的军事尤为了解。” 赵鼎没有直接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吐露出来,这会显得自己得到的太容易。 好在楚皇没有因上了年纪就昏了头,责怪赵鼎为什么不趁着兵权在手,攻下楚国的郢都。 且不说岭南距离郢都足有两三千里,如此漫长的距离,赵鼎起兵后,楚皇立马就能调动全国军队围攻。 单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士卒,就不会听从赵鼎的命令。 毕竟他们只是因为暂时的战争而从属于赵鼎,一旦战争结束,就要立刻回归建制,听从各地驻军长官、总兵官指挥。 晋帝冲赵鼎点了点头。 “朕知道你不容易,朕会想办法补偿你的。” 得到晋帝的许诺,赵鼎这才有了动力继续讲下去。 “结合搜集到的情报和我个人的判断,楚国的常备兵力大约在八十万人左右。” “在岭南战争开始后,楚国人认识到自身战力的不足,因此更加迅速地扩军,预计在一个月后,就会新增三十万接受过简单训练的新兵。” “不过在楚军中数量最为庞大的,还要算乡兵、民勇、贵族地主武装。” 听到赵鼎说楚军数量最为庞大的并非常备军,晋帝来了兴趣。 “这些人有多少?战斗力如何?如果战争爆发,楚皇能把他们都派到前线吗?” 晋帝没有打过仗,但身为帝王,他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赵鼎摇了摇头。 “这些人的总数超过二百万,但战斗力参差不齐,绝大部分是一触即溃的武装壮丁。” “只有大约五万人是较为精锐的贵族私军,若战争爆发,极有可能被派到战场上。” 事实上,在赵鼎的眼中,这些贵族私军的战斗力也很一般。 只不过贵族们舍得花钱养兵,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整日熬打筋骨,习练武艺,让着些贵族私兵都成了精兵。 若是单拎出来捉对厮杀,恐怕陈庆知麾下的边军也远不如。 可若结成军阵,进行残酷地战斗,这些贵族私军就不行了。 毕竟他们很少接受大规模的军阵训练,不擅长正规作战。 晋帝忍不住撂下手中的书卷,快步走到地图前,用手指抚摸地图上的大江。 “看来这五万人马是一个相当大的变数啊。” 自顾自地感叹一番后,晋帝忽然想起赵鼎。 “你回来后,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 如果有可能的话,赵鼎只想做一个不问世事,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但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 且不提在江上和项敏许下的约定。 因为除掉三皇子赵山的缘故,单单是大皇子赵岐就不会放过自己。 不过赵鼎不会蠢到不加掩饰,直接把心声说出来。 “儿臣只盼能回到府中,多养上几房妻妾,生几个大胖小子,尽力为皇家开枝散叶。” “如此过完一生,岂不快活?” 这样的日子当然快活了,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就连皇帝也羡慕。 做一个皇帝说明不了什么,可能做一个好皇帝说明十有八九是一个工作狂。 空有天下最尊贵的地位,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子过得却还不如一个地主逍遥自在。 果不其然,晋帝佯装发怒。 “胸无大志,岂是我赵家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