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太师巧设美人计 女王花园诉真情
,虽然学习了很多华夏文化,但怎奈这华夏语言深奥,别国,尤其是这西方之国,很难透彻掌握,理解其精髓,因而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女王在前面也已讲过。因此,女王把唐僧这段话理解成了:他很想留居于此,与她共度一生,但只因身负皇命,不得不西行。 外国人觉得中国话难懂,尤其是难以准确理解那些冗长的,前后意思不同或相反的话的意思。这里有个诀窍:在中国话里,只要有“但是”、“可是”、“然而”或“可惜”等之类的转折词的,对于不精通中国话的人来讲,这些词前面的话,无论他再长,也无论他说了些什么,你都别当真,也都不用管,只看后面的意思就行,那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此法虽然有些偏颇,然而,却很实用——这是戏言,不必当真。 正是女王没掌握这一方法,所以理解上出现了大偏差,大错误,以致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性的伤害。当然也有唐僧说话不干脆,表达意思不明了的责任。人说,当断不断,必留后患。也正是如此,留下了无穷的后患——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女王听了唐僧的回答,喜忧参半,喜的是唐僧本人倒是愿意留下来,忧的是他不愿违抗皇命,要等他西天取了经,回复了大唐皇帝。女王心想:那将不知要等多少年,恐怕早已白了女儿头,只留得一腔悲切了。再说,青春如金,岁月如梭。到那时,金已变成黄土,还有何人珍惜?梭已老朽,如何再能织出锦绣来?不禁有些伤感。女王不知再说什么是好,为了避免尴尬,请唐僧出云亭,沿路向北,边走边赏花。 云亭四周都是牡丹,此时真值春末,花开正盛,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牡丹花朵硕大,花瓣肥厚,又恰是早晨,花瓣上露珠点点,经阳光斜照,犹如晶莹剔透的水晶滚闪,即娇艳又灵动,让人心醉。 女王指着一枝并蒂牡丹让唐僧看:这牡丹,花蕾硕大饱满,两蕾紧紧相依,花蕾上附着许多露珠,水灵活现,娇艳无比。女王道:“御弟哥哥,你看这牡丹,相依相偎,待到他们花开,花瓣又交互其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彼此。” 唐僧不敢答话,只是默默观看。 二人继续前行,出了牡丹园,走进百卉园,就见这园里各种花卉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满园尽是盛开的鲜花,令人目不暇接。更奇的是,本应凋谢的梅花、杏花以及不该开放的月季、菊花等,也在开放,而且还非常繁盛,成簇成串,争奇斗艳。唐僧见了,不禁纳闷。感叹道:“御妹,这御花园真是神奇,各个时节的花卉都能同时开放。此时季节,长安城里梅花、杏花等恐早已凋谢,可在御妹这御花园里,她们却还是花开妖妖,真是令人惊奇。此景致,恐是人间仅有,天宫也无啊。为何不同时节里的花卉能同时开放?莫非御妹是那天宫里的花神,能唤得来百花仙子,为你花开,讨你欢喜?” 唐僧的一番话,说得女王心里好不欢喜。女王想:看这唐僧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之状,没想到,他嘴还这么甜,这么会夸人,又不显虚伪,真是令人钦佩。女王更加喜欢唐僧了。那种爱恋之情,难于言表。对唐僧难舍难弃,难分难离,誓要与他共度一生。 “你是我的神,我的灵,我的魂,我的一切。我为你而生,为你而活,没有你,我将生活的没有任何意义。”女王这样想。女王已经完全陷进了爱河里,不能自治,不能自拔——也正是如此之爱,才结下了以后的恩恩怨怨。 女王接着唐僧的话,带了挑逗的意思,一语双关地道:“御妹是花神,可不知那护花神何在?” 唐僧听出女王是在拿话挑逗他,但却装着不解其意,道:“护花神自然是在天宫里喽。” 女王“哼”了他一声,气他不理解自己话的意思,不解男女风情。又一想:他自幼出家,不懂儿女情长,倒是自然,越是这样,越说明他至纯可爱。也不生他气,反倒更加欢喜。 为了活跃气氛,女王道:“御弟哥哥,刚才你不是问,御花园里为什么不同时节的花会同时开放吗?” 唐僧见有了别的话题,也乐于应答,道:“是呀,我就觉得奇怪。” 女王道:“这正是我女儿国与别国的不同。我女儿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不仅是御花园,整个京都城都是如此:每种花,一年四季都可以不断地开放。这也正是我女儿国的三大怪之一——鲜花一年四季开。” 唐僧问:“御妹,还有两怪哪?” 女王反问道:“御弟哥哥,你来京都城快一天了,难道没有看出来?” 唐僧不好意思地道:“是全国尽女子吗?” 女王笑道:“御弟哥哥好眼力,这第二怪正是那‘全国皆粉黛’。” 唐僧又问:“那第三怪哪?” 女王俏皮而又神秘地道:“暂不告诉你。”说着,转了身,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