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礼二
燕回和陈之浩两人第一次出门,虽然后来“被抓”现形也心情好。在他们没有在意经过镇上那家书店时,旁边饮子店里白玉幽怨地看着他们说说笑笑,心里愤愤不平想着原来应该是她在陈之浩哥哥身边的。 刚听说陈之浩和燕回成亲时,白玉也吃了一惊,她不能理解当时陈之浩家那么困难了怎么还有人会嫁过去,别人又说燕回家条件不错。她不认识燕回,只听说是一个晒得黑黑的半大姑娘,想来是没有她好看的,陈之浩都说过她人如其名。今天看到燕回也不黑,那双眼睛却黑白分明,只是身量还不高确实是个半大姑娘。最让她生气的是陈之浩,跟燕回又说又笑的,走着路都时刻护着燕回,像捧在手心里珍宝一样。以前陈之浩来镇上总是先来她家的饮子铺,今天她注意到他从始至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没有往她家铺子投来一眼。注意力一直在燕回身上,她不相信一个半大的孩子能在他心里产生什涟漪。她和陈之浩也算认识了十年,她不相信陈之浩对她是完全没了感情,她想他一定是求而不得,在心里恨着她,所以才没有看往她家一眼,故意表现出对燕回的在意,心里不免有些愧疚。 白玉心里的愧疚没有持续多久。隔日她姑母赶集来家里送年礼,说起陈之浩前几天给她们家送的年礼:一份香肠,一份点心,两斤猪肉,一匹尚好红色的布料,说那块红色面料是乡里没有的,正好明年他家老二结婚用得上。陈之浩还给族长、里正,还有族里伯叔们都送了礼,而且礼都不轻,让周围的人一阵夸赞。最让人吃惊的是年礼里居然有香肠,里正家、大伯家、族长家都得了香肠这样的礼,听里正家在城里的儿子说,这香肠可不得了,要三百文一斤,而且排队都买不到。陈之浩居然一下子给出了三份香肠的礼。 白玉家也收到一份香肠,是与她订亲的城里王家送的,很小的一份礼不到一斤的样子,送礼的家仆也说这份东西贵不贵不说,却是从来没有的,买也买不到的。 姑母跟白玉家说陈之浩家情况的时候,白玉娘还问姑母,当时陈家是不是隐瞒了的真实情况,陈家还是很有家底的。白玉姑母说,问过浩儿怎么要花钱置这么多礼,浩儿说是燕回这个冬天一直在做糕点给城里的铺子送货,赚了些家用,定要谢过帮过他们的亲族。 后来白玉姑母不知道怎么又扯到了当年李氏那对传家金镯子上。白玉是是知道那对镯子的,白玉家当时对陈之浩有意,知道李氏早就给儿媳准备了礼物,相当贵重的金手镯,心里还暗自得意过一段时间。现在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消息说,那金手镯上面是燕子纹的,看花纹就知道是准备给燕回的。 其实燕子纹这事是从燕回妈妈那传出来的,燕回当时收手镯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在场,但都离得远看不清楚是什么纹的,不过燕回得金手镯的事还是传了出去。后来就有人去问燕回娘,你女儿得的金手镯是什么样式的,你见过吗?燕回娘当然按实说是燕子纹的,然后这事就给传开了。乡里人没什么文化,但不妨碍他们发挥想象,想着燕回的名字,就越传越神乎,说是陈之浩的娘早就相中了燕回做儿媳妇。这事儿陈之浩也知道,有几个族里的伯娘还问过他,他只是笑笑,没有否认。事实如此又何必否认,何况燕回这么好,他是从心底里高兴。 白玉的愧疚一扫而空,反而心里有些郁闷,但很快被母亲开解几句,陈之浩家再好能有王家好吗?就处陈之浩读半辈子书,中个举人,那也还要花很多银子走关系才能谋个一官半职,领着几分可怜的月俸再过半辈子清苦的日子,再说他还不一定能中呢?即使中了不也没有那一大笔银子去走关系谋职呢?而王家在县城的铺子就有十来家,你嫁过去就是少奶奶一样尊贵,还有几人侍侯,何必跟天天做点心的人比,没眼光又自掉身价。白玉听母亲这样说,也确实如此,不免又对明年嫁人充满希冀。 陈之浩伯娘白氏为什么要在娘家多嘴说浩哥的事呢?也是有心迹可寻的,当时她心里偏向亲侄女白玉,不支持她嫁给浩哥儿,却也没有明说,只是到嫁家说浩哥儿家现在状况如何紧迫,又担忧浩哥儿以后要如何辛苦,还表现出怕浩哥儿的生活要靠大伯,她家的状况也不是多好。但白家真正反悔了,浩哥儿现在又好起来后,八成浩哥儿还是会走科举之路。她不免又偏向陈之浩,心里想着你们当初看不起我家浩哥儿,其实浩哥家也并没有多看得起你,现在浩哥儿日子也过得很好,以后怎么着还说不定呢?人心就是会这么左右摇摆不定的。 罗大全一路上没有说什么,回到家里不免把女儿女婿俩从偷偷去城里的事情跟向氏说,说完两人都会心一笑,小儿女的心思他们懂。 年前的几天,陈之浩除了读书外,还浇了菜地,又砍了许多柴在家里。燕回收拾着菜园,把罗大全买回来猪下水洗干净,平常读书练字,日子过得相当悠闲。顾家送的鸭子,燕回最后还是让她娘帮着收拾的,太费事,她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