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怎么办?忍住!
包括宗室子弟不法情况,宗室家行商情况,违法占地情况,藏匿人口情况。 最后评估,令人担忧,中下。 太子妃:你不能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建议。 邓紫光起身致歉道:小子来自山野,少见识,朝堂大事,不敢信口开河。 太子对妻子摇摇手道:探花郎年纪与甘麻剌相仿,如今已成大树擎天,可为栋梁,而我们的孩子还如同灌木。不必为难探花郎。 那么从历史看,这样的问题如何产生? 邓紫光:以晋朝为例,晋朝堂之乱,乱于皇权被削弱。源头是晋武将天下私分给宗王,天下成了皇帝与宗王共天下,不是皇帝与读书人共天下,更不是皇帝乾纲独断。 阔阔真听得有些懵,这是要借古讽今吗? 邓紫光稍斟酌一会又说:今朝堂上的表现与历史多有差别,除了大家都看到的相权与监国之间的矛盾,还有色目人与汉人相矛盾。税赋法与贤人学说间的矛盾。 邓紫光不是借古讽今,而是直接评说当今朝政,阔阔真不仅是瞠目结舌,甚至感到十分不悦,一个子侄辈的人评论长辈的事,这算什么?她指着邓紫光喝道:住口! 邓紫光起身作揖:抱歉,小子无口德,让二位殿下不快,小子这就闭嘴不说,回去当差。 太子说我出了一身汗,伯蓝也怯赤,你去为我砌壶茶来。 太子妃知道这是丈夫间接提醒自己冷静,便起身离开,实际在屏风后听着。 太子对邓紫光点头道:我这才叫汗颜,说醍醐灌顶有点过,至少也算是棒喝。请探花郎为我细说。 邓紫光:为什么有这么多矛盾?是宗王权利侵蚀皇权,掣肘了皇权,削弱中央,然后导致其它矛盾起来,比如宗王占用财政,导致国家收支困难,朝廷不得不放弃传统治国理政思想,追求利益为先,从而引发理念上的斗争。斗争的尖锐化导致仇恨,崔斌死于仇杀,也是政治谋杀。这都是枝干,并非主干,是表象,不是最根本原因。 太子妃听到此,不由点点头,心中暗道此人得长生天眷顾,让他能有大智慧,能悟透真谛。 邓紫光:最后我们还得搞清什么是主干,根源。大元来自草原部落联盟,打下天下之后不是皇帝坐天下,更不是皇帝与读书人共天下,而是皇帝与贵们共天下。所以才出现那么的困难和矛盾、斗争。 太子:你认为我父皇看清了这些问题了没有? 邓紫光:皇帝陛下没能开科举,是因为朝堂被世家把持,读书人一但上来,首先受其荼毒。怎么办?陛下已经开始解决这些问题了,比如折并国子学,适当时恢复国子监。 太子妃接过下人递过来的茶壶后端上来,亲自为邓紫光斟茶,然后坐在太子身边。 邓紫光待太子妃坐定后,才坐下来,欠身说紫光并无多少见识,只是一孔只见。比如,如何解决宗王坐大,削弱中央?以前宪宗时期设了宗□□,只不过当时主要有来为解决宗王们的问题而设立。小子以为,应恢复宗□□,专门对违国法、违祖宗法度的宗室之弟进行管束,惩处。总之通过宗□□来管宗王,削弱王权,保护皇权,名正言顺,也容易得到天下人支持,同时避开了矛头指向陛下。 太子不由大笑起来,说我的病好了一半。你把你那札记本留下,我回头好要好好看看。 邓紫光:这其中只有工作记录,刚才大多想法均不在记录当中,我只是临机杜撰。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休息了。 太子:给你提个要求,你的那个控鹤军秋训得了个中下,回去把这补一下,给你们一次机会补考,否则按此成绩考绩,你们的岁赐就少了一半。 邓紫光皱一下眉头,向二个殿下和皇孙告辞。 太子妃:为什么要把秋训成绩与他挂勾?他一文官怎么能抓起军事来?你看这学宫的事本是大都路的,现在还在他手个,拆并学宫的事,皇上交办,让其它人做,未必能体会皇上的旨意,他的那仪卫有好成绩,控鹤也不至于影响到他呢。 太子:你看一个月后再说。 太子妃:莫非你是想要他向军事方向去发展? 太子:看看这把剑有多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