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阴阳失调即为有病
阳的山坡上,生长的药材大多是清热的,因为它能抗热,能抗热就是寒冷的。
背阴的山坡上半部生长的沙参、玉竹、黄精这都有养阴的作用,在深山沟里,冰雪不化的地方生长的植物,乌头,它的侧根是附子,它就练就了抗寒、抗湿的能力,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真阳虚衰,全身怕冷,手脚冰凉这种症状。
不只是植物,动物一样如此。”
陆轩又道:“蚂蚁,钻在潮湿的阴暗的地下,它不得关节炎,不得风湿性关节炎,蚂蚁有抗风湿作用,所以蚂蚁用来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真有一定效果。
有一种水鸟在水边生活,常常吃水里的鱼,常常站在水里,就有一定的抗水湿的能力,个别水鸟体质比较差,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就飞到蚂蚁窝的附近,用翅膀扇蚂蚁,蚂蚁被激怒了,就上来咬这个水鸟,水鸟就打开羽毛,让蚂蚁叮咬,接受免费治疗,得到蚁酸注射的水鸟的关节炎就好了……
这些都跟中医讲的阴阳理念有着极大的关系。当然,决定一个食物一个药物的阴阳属性,除了看它的生态环境之外,动物的本色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动物来说判断它的阴阳属性,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比方说鸭子,经常在水里活动,按说水是阴性的,鸭子应当是阳性的,其实鸭子不是阳性的,是阴性的,它有补阴的作用,道理是鸭子在水中活动,它多得水中的阴气,因此就属阴。
鸡在陆地上跑,得天阳之气的温养,所以它本身属性是阳性的。
判断一个食物一个药物的阴阳属性,除了看它的生态环境之外,食用之后的感觉更为重要。
既然药物和食物有阴阳之分,我们人的体质也有阴阳之分。”
这一刻,陆轩说到了正题。
植物分阴阳,动物分阴阳,人自然而然也分阴阳。
只不过,相对植物和动物来说,人的阴阳区分没有那么明显罢了,也没有那么简单。
“什么样的人属于阳性体质,什么样的人属于阴性体质?不同体质的人怎样通过饮食来调节阴阳平衡,保持健康呢?”
陆轩提出了多个问题,他抬头看向眼前的年轻女子。
似乎感受到陆轩的目光,年轻女子思考了一会,支支吾吾的道:“跟植物还有动物判断的方式差不多?”
“差不多吧。”
这个答案,陆轩也不好说不对,但也不好说对,毕竟年轻女子说的没错,只是走了一个捷径。
“简单的来说,如果这个人特别容易兴奋、怕热、多动、性格外向,具有这样特点的人是阳性体质。
如果这个人特别怕冷、性格内向、沉静少动这属于阴性体质。对于阳性体质的人,我们来用阴性的食物来调整,对于阴性体质的人,我们来用阳性的食物来调整。”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判断的方法。”
“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判断方法?”年轻女子皱了皱眉头。
“自然。”
陆轩解释道:“性格只是其中之一,很难说适应所有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用其他的方法去判断了。
如果一个人经常怕冷,手脚冰凉,稍稍吃一点凉的的东西,就拉肚子,这不仅是体质的问题,而且是阳气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药物来调理。
手脚冰凉、怕冷、如果伴有心慌、心跳,那是心阳虚。
如果伴有腰酸腿软的,性欲低下的,甚至阳痿的,那就是肾阳虚,如果伴有肚子胀,经常拉肚子,一吃凉的的东西就腹泻,那是脾阳虚.
根据不同情况用药物来治疗,如果一个人口干、鼻燥、五心烦热、小便量小,大便干燥,这就是阴虚的表现.
如果伴有心慌、心跳就是心阴虚,如果伴有腰酸腿软就是肾阴虚,伴有咳嗽、痰少是肺阴虚,这种情况,光靠食物的阴阳属性部一定能纠正过来,要靠药物了。
这也是为何我们平时食补很难起到效果的主要原因,食补虽然平,可其中的效果却是很难达到治病功效。”
“但是……”
陆轩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用药物来纠正人体的话也不能过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黄帝内经》有言“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你用阴性的药物,寒冷的药物过头了,就会消耗自己的阳气,就会出现寒症。”
“举个例子,我之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游泳的时候喝了几口水,回家就肚子疼,里急后重,大便脓血,到医院一化验,说是急性痢疾,后来找中医看病,说是阳热盛的病,还有轻度的发烧,就给他开了寒凉的药,阴性的药,说只吃五副,他吃了一天发烧退了,吃了两三天一点都不拉了,五副药吃完基本就好了。
因为他以前有个叔叔也得了痢疾,没有治彻底,以后每年到了得痢疾的那几天都复发,形成了慢性的复发性的痢疾。
小伙子想这次的中药那么厉害,吃了重要一定能够根除,接着又吃了五副,快吃完的时候又开始拉,以为以前没有治好,再买五副再吃,结果越吃越拉的厉害。
最后只能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