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去经年,忽还乡》⑤ 周府,子拙院。生了这么大一场怪病,本就不胜丰腴的琬儿更瘦了。一张小脸棱角骨立,颜色雪白,看着都骇人。 只有那双笑眼,依旧璀璨明亮,光彩照人。 端端给王道娥和义国夫人见过礼,燕暻,才走上前。 “姐姐还有哪里不舒服么?还冷么?” “就是风寒。对不起阿,让殿下担心了。” “姐姐能吃饭了么?想吃什么么?” 琬儿靠在靠枕上,摇摇头。 “嘴里都是苦药味儿,什么胃口都没有。王爷吃过了么?” “吾也不饿,一会儿回去再吃。” 琬儿看看燕暻的膝盖。 “疼不疼阿?” “不疼的。” “暻儿,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见到援兵时,说的第一句话么?” “你可能早忘了,但姐姐没忘。” 琬儿伸手,拉过燕暻的手。 “你说,吾是燕暻,大燕六王子,是战神北威王的弟弟,这是吾的姐姐,徽州大儒,周真权的孙女,周文昭。” “暻儿,姐姐不后悔,姑姑不后悔,周家所有人都不后悔。当年,即便,你不在徽州,怹们也一定,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的。” “但,如果不是因为你,历史,也许不会忘记我们周家,但,一定会湮灭许多义士忠魂的名字。” “姐姐。” “暻儿,如果你真的感激周家,感激徽州,那就带着这一份感恩,好好生活,切不可猥琐偏狭,虚度光阴。” “爱惜你的才华,趁着年轻,多做些利国利民,能为君父为大燕分忧的好事。” 琬儿,捂着帕子干咳起来,顺势,松开了拉着燕暻的手。 “无论你相不相信,我和薛名臣的婚事,我自己真的很满意。” 琬儿又咳嗽一阵,才继道: “说我没有不甘心,肯定是假话,可经此一难,我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深不寿。” “太学同窗那么多年,你比我了解薛名臣。他虽然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但就冲,他能为了陛下,为了安乐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仕途,名声。” “他也是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知恩图报的大丈夫。我相信,成亲后,只要我真心对他,好好孝顺父母长辈,他也决不会辜负了我。” 燕暻,还是不想放弃。 “姐姐,这可是您的终身大事,相敬如宾,无欲则刚,说的简单,鞋穿在自己脚上,谁难受谁知道。” “您再好好想想。为您自己想想。” “吾不是不让您嫁人,实在,是这薛家人情复杂,家宅烦乱,不是什么积善之家阿!” “成亲后,我又不在……” “您想井水不犯河水,快刀斩乱麻,可您一个当孙媳妇的,有什么资格和权力,举这把刀?薛文宇,可能让你举么?” “您的心够硬,刀够快么?” 燕暻几乎是在哀求琬儿了。 “姐姐,咱们退婚罢。” “正好,安乐不想嫁阎二郎,让她替您,嫁给薛文宇……” “暻儿,你和姐姐说实话,是不是薛家听说了什么,想悔婚了?还是,薛名臣不愿意?” 燕暻一听,勃然急了。 “悔婚?他们凭什么悔婚?” 王道娥,这时才开口。 “琬儿,你不要多想。” “当初,是薛家自己合的八字,对你一万个满意,薛将军才带着薛文宇,正式,向陛下求的婚。” “天地为鉴。薛家,就是吃了一万颗豹子胆,也不敢出尔反尔,悔这桩婚阿。” “但,六殿下的话,你也该慎重考虑一下。如果,你真的不愿意下嫁薛家,不若,趁这个机会退婚罢?” “姻缘天定,一诺千金。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也不知是咳的,还是害羞,琬儿的脸腾就红了。 “既然,一定是要嫁人,嫁给薛文宇,我还是欢喜的。” 王道娥看了燕暻一眼。 “你欢喜就好。” 又陪琬儿待了两天,王道娥,便告别琬儿,继续乘船南下,追赶燕暄一行了。 这次中秋祭祖,凡是周家在谱的族亲,无论天南海北,能来的几乎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