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府
大魏开元二百多年,四海升平,民风开放。 大概也是因承平日久,虽天灾不时就有,五谷丰登的年岁却并不少,以至各地人丁都还算兴旺。 且与前朝重农抑商不同,本朝不仅对商贾的限制不多,连对平民百姓也甚少干涉。只要愿意,随时去里正或村长家求一个竹制或木制的旌节,便能进城务工或出外远游。 旌节上会有名姓,籍贯与居所,更有几时因何外出并预计哪年归家的记述。 其上有印并特殊鉴伪方式,使用方便,造假却极难。 虽各地获取旌节的条件略有不同,但都算不上苛刻或费事。甚至若百姓状告里正或村长故意为难,无故不发旌节,涉事者轻则免职重则收监。 所以,凡外出不带旌节之人,几乎不是逃犯,就是流民灾民。 而眼下被勒令交出旌节自证身份的壮汉们,衣衫齐整,容貌整洁,且大多面色红润膀大腰圆,这怎么看都不是流民灾民之流了。 人群早在看到衙役上前时,就自动后退了十步不止。当中对峙的两方,仿佛空悬海外的两座孤岛般,一览无遗,似势单力薄。 王捕头向那一群面色不善的大汉询问时,随他同来的两位同僚则在远处暗抽嘴角。 早知要对上的不是耍流氓的纨绔子弟,而是一群有两把刷子的歹人,他们好歹也多拽些衙门里的兄弟来帮忙! 如今倒好,愣头青般踏入局中,箭在弦上又不得不发。看起来能打的除了自家三人,和那一个黑衣小子,哪里还有帮手? 双拳难敌四手之下,也不知今日能不能全须全尾的离开? 与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王捕头不同,他的两位同僚都不过是承袭祖业,当了这份名声不好,权责却不小,连带私下里好处也不少的捕头差役。 所以这番思量后,王捕头的两位同僚对视一眼,立刻很有默契的绕到紧挨着人群的那一侧。 一前一后,貌似与当前发声的王捕头呈包围状封住歹人逃跑路线,实则一转身就能如水滴入海,汇入身后的人群保自身平安。 宋莲一直密切注意着局势,眼见着那些凶神恶煞之徒许多暗中不是摸向腰间,就是伸手入怀,显见是在准备图穷匕见时要用的凶器。 恍惚间一个错眼,她甚至觉得自己看到了有人衣袖下掩着的利刃寒芒。 虽仍沉得出气,却忍不住紧咬住了唇。 宋玉文此刻也眉头紧锁。 本以为,这些外来的闲汉泼皮不过是想顺手敲贺焕之这不谙世事的大少爷一笔竹杠,若遇到官差必悻悻而退。 谁知这些人不仅很经得起吓唬,甚至看这架势,还想就地留下几位公门中人? 心中一叹,不由得抬眼看了看百步外,把守不甚严密,却大敞四开的城门。 近来听说乾县一侧的岚水堤坝不稳,又赶上春耕农忙,河工征调不足。只能赶在雨季前搜罗抽调周边所有县镇城的衙役驻兵前去帮忙,导致各地守备巡查力量都被削弱。 而这消息仿佛田间偶然滴落的蜜,这才没多久已引得周遭,至少方圆百里内的贼盗都蠢蠢欲动。 甚至眼下,连峡州城的主意都敢打了吗? 宋玉文心下暗叹,伸手按了按空荡荡的腰间——可惜今日没佩上往日随身宝剑才出门。 “莲儿,去帮帮贺公子。” 心中转着千般念头,宋玉文却只想安然无恙的将妹妹与准妹夫带回家,自然也顾不上遮掩不遮掩的了。 宋莲一愣,立时回神。 啧,她怎能忘了还有这个被挂在拴马桩上,安静装鹌鹑的人?! 但被大哥放手,双眼放光的下一瞬,宋莲连头都没回就冲了出去。 “莲儿?!” “王捕头误会了!” 宋玉文怎也没想到护在身后的人,竟突然冲了出去。 反应不及,伸手去抓时到底慢了一步,只拽住一角衣袖。 他正想使力将人顺势拽回身后,就听一道清亮笑语自身前悠悠传来。 “王捕头真的误会了。” 宋莲因一时激动,自觉第一声呼喊语速太快。上前一步后立刻清晰重申一遍后,才又继续道: “这些人虽看着凶恶了些,但却不是歹人,他们来自永州贺家。” “嗯?” 永州贺家是哪个,再说我们什么时候去过永州了? “哈?!” 我永州贺家会雇这群凶神恶煞的土匪?!退一万步就算雇了,这些泼皮会认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