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研讨会议2
图纸很快被取了回来,在关门的同时姜言还注意到门口有两个士兵拿着枪在把守。 发动机设计图纸很快就分到了在坐的每个人的手里。 姜言拿着图纸在哪里讲解着自己的设计思路,出自己的意见和疑问。 姜言结合自己的图纸也在回答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好在姜言画出来的发动机虽然在当时很先进,不过再自己那个时代已经是落后的东西,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所有问题已经全部都有了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言发现,会议好像跑偏了。 自己过来的时候问过许大茂,这次也就是一个技术研讨会议,怎么现在变成了发动机的研发会议,这让姜言有点摸不着头脑。 当他在看到这一些技术员激烈的讨论和热情的态度,姜言也只能放下心里的想法。 他们对一个零件一个零件进行探讨,研究制造这一个零件的可行性。 慢慢的,姜言自己写出来的工艺流程被他们给修改的面目全非。不过可行性比姜言写的难度要降低不少。 此时的姜言才收起来他对这一些人的轻视,重新对这些人重视起来。 或许他们没有来自后世姜言的那种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理论知识。 不过他们却有着语无伦次的实践能力和绝对扎实的功底,对于目前国内技术能力的掌控也让姜言望尘莫及。 看似他们提出来的制造技术比较土,比较落后,倒是这些却是最适合当下的制造情况。 方案在一点一点的完善,讨论和争吵的声音也一点比一点的大,有时间为一个问题吵得是面红耳赤,经过无数智慧的碰撞,一整套生产和制造发动机的工艺流程最终呈现了出来。 看到新的工艺流程,姜言撇撇嘴,不过在心里却是敬佩万分。 那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份工艺流程那真是土洋结合,真的是土的掉渣了。 不过它确把我们自己的长处发挥到了最大。弱化了机械,最大限度的使用人力,让更多的单位参与进来,各自发挥出来他们的长处。 这就是整合的力量。 这个整合的力量,就是二次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创作的过程。这种创作,可以用在不同层次的格局上,创造出不同层次的作品。构建一个团队,奠基一个产业,凝聚一个国家,建立一种机制。 虽然说我们单个零件可能会落后很多,经过一系列整合之后,最终制造而成的发动机,几乎完美达到了姜言设计的预期。 只不过他的油耗稍微高一点,寿命也降低了一些。 按照刘旭峰的话,我们先要解决从无到有的跨步,在进行升级改造,解决精度问题。 不得不承认,这一份工艺流程,它的制造难度降低了不少,而成功率确实成倍的增加。 看到这样手工占大部分的工艺流程,也让姜言感觉到作为一个工程师的无奈。 穷则火力穿插,富则火力覆盖。这个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 原本姜言以为,有自己这空间里面超越现代的知识,等自己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这些知识都拿出来,在自己暗中的推动下,足可以帮助国家前进一大步。 姜言忽略了,现在的国家远不是后世那一个号称是发达国家压路机的国家,各种基础设施极为薄弱,虽然经过五年的努力发展,在SL的帮助下,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不过它依旧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这是谁也无法忽略的事实。 基础才是一切的根本,重工才是国家的脊梁,机床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的根本,是制造之母,其技术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高端机床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 姜言决定,等这一次事情结束,把自己设计的图纸上交国家,就回到轧钢厂安心的设计和制造车机床,研发新的合金,只有基础夯实了,国家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这会议一开就是一天一夜,他们这些人吃饭都在办公室里面,至于你说的休息,在这里几乎不存在,你没看每一个人都想是打了鸡血一样。 就连吃饭都是匆忙的扒拉两口而已。 不过倒是这烟抽了不少,搞研究个设计的人员不少都是老烟枪。 这一天一夜可以说整个屋子里就像着了火一样,烟雾缭绕。 刘旭峰部长拿着已经整理好的流程和工艺图纸,瞪着通红的眼睛看着了,回去我就把研究出来的东西向上面汇报,给咱们争取相应的设备和人员。” “分散到其他工厂的零件,我也会负责沟通协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以内生产出来样机进行测试。” 刘旭峰部长的话音刚落,坐在那里抽着烟的宋教授也开口道:“回去之后我就带领老师和学生对于这次会议上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