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布衣首辅 > 第二百零六章 汇文馆召对

第二百零六章 汇文馆召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子络绎不绝。能在京师走官员们朝会时往来的崇礼门、会贤堤、诗仙桥上,这是何等的尊荣!!

不过目前陛下最关心是姬国梁致仕这件事,百官的立场和表现。说不得相送现场便有那锦衣校尉或者黄门舍人暗中观察哩。

刘太监听他这比喻忍不住“哧”地笑出声,赶紧告罪君前失礼,又说:“陛下这手真高明,现在他们这些个城蝗社鼠都叫您看得清清楚楚啦。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别说他还放任辽东女直、弃守南交,对南甘的侵扰禁止云南宣慰司干预。这种种做法,与拱手出卖祖宗基业无异!

对扬中说完这话,费劲转向谢敏洪点头致意:“若要使我南人保持在内阁中的优势,恐怕还需要做些功夫。

“哼哼,大伴你瞧,咱们一个敲山震虎,顺便跳出这许多黄羊、野兔来!”赵拓说。

扬中见他没有理睬自己的建议,心中有些失望,正要再开口,只听旁边的费劲又说:“扬大人所说本是常理。

何况……现在的情形是北人执政而南方内乱堪忧,其果真了解南地并能妥善治理耶?以‘攘外安内’来看,外寇不足虑,内乱才会动摇根本。

皇帝穿着布道袍、麻履,身后跟着刘太监和侍卫统领刘傅年,另有三、五侍卫远远随着。从远处看,赵拓像是个带着管家的不羁衙内。

扬中脸上变了变,尴尬地笑,口里却谦逊地说:“又来(费劲字)定有高见,愿闻其详。”

汇文馆始创于仁宗皇帝元年,当年将在燕京俘获的大量藏书、字画南运,收在四千多个大樟木箱内要转送到金陵,因靖难的发生中途改道滞留在商丘。

刘太监两眼一扫便知,这几本都是和官员们对姬国梁下野之事有关的,有翼龙卫和黄门监的,也有如扬中那样的臣子递进来的。

“这,”扬中面皮红起来:“我、我与太阁并无实际师生关系,不过因当年科举他是主考,故而依惯例喊他声老师便了。又来你问这话是何意,难道要弹劾扬某的为人么?”

有黄巢、方腊的先例在,皇上不能不对如何维持南方的稳定多加考虑。下官以为从这个角度上书的话,陛下一定心有戚戚焉。”

“下官听说皇上时不时召见一些北地官员,虽托以咨询之名,但不无拉拢之意。尤其考虑到扬太阁下野后对北人的震动,适当安抚并给予补偿是应有之义。

仁宗以为这些图书与其馆藏于深宫,不如与士大夫共享。所以在皇城内西南方楹洲上文庙与国子监的北侧建立汇文馆,乃取“汇聚文萃”之意。

下官以为大人是中书省参议,与姬大人有同僚和属官的关系,但同时也是陛下信重的角色,因此可以略有表示,但不可表现过于亲近。

刘傅年文武功底都不错似是个无害的宾客伴从左右,侍卫也都是挑出来的文武兼济者。

陛下英明,岂能让这种人继续把持朝堂?所以内阁更迭势在必行,而且已经迫在眼前。

英主在位,我等最好要为陛下多想些,正如方才又来(费劲字)所讲,拾遗补阙乃我辈职责所在嘛。”

尤其明春还有大比,个个都在房内跳脚背书尚且不及,哪还有心思这般寻开心??”

如大人遣人赠送程仪是可以的,但若亲自相送,天子难免不喜,故而如今这样处理就很好!

“这不过是个开始。”赵拓扬了扬手里的折子:“有时候朕真想一把将桌子掀掉算了,可不行呀,这是治国不是打叶子牌。一切还得耐了性子慢慢来!”

这些人吵吵嚷嚷,簇拥着一个哭笑不得的国子监生,口里叫着:“今日不做诗,不放你归家去,且看小娘子心急不心急!”

而鞑靼王庭北窜之后,厄古七部进入草原南方逐渐壮大,已经呈尾大不掉之势,太阁还是以无为而治做借口,坐视他们压迫边军防线,这一点皇上也是不满意的。

费劲一甩手:“明日若皇上因此动问,我倒要题奏一本弹劾与他扬敏洲哩,看他惧也不惧?”

既然太阁下野是早晚的事,静待观察便可,何必多此一举、无中生有呢?”

他腾地起身,气冲冲道:“我好心相劝并多有建议,却并未见信重。也罢,既道不同不与为谋,下官告辞去也!”说罢,也不待谢敏洪连声唤管家相送,竟自顾自地出门去了。

谢敏洪不由苦笑,对费劲说:“君何必无故得罪一个三品官?”

最后从承天门西侧的鹿角右门下出来,眼前便是天津桥和朱雀堤,手边则是广阔疏朗的南海子。

“是,陛下口谕,摆驾汇文馆!”

散朝回来赵拓便说肚饿,刘太监忙命宫人削了两盘水果进来。皇帝一边津津有味地翻看几本奏报和密折,一边拈了果子吃。

眼见到汇文馆门外,忽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