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死斗序幕
拉夫里年科主导下的第一波攻势来势汹涌,隶属先头侦察部队的8辆重型坦克以及轻型坦克全数出动,伴随行动的是搭乘在坦克上以骑兵方式一同抵达的半营步兵部队。 这些步兵战士清一色只有随身携带的轻武器,没有配属任何不便携带的重武器装备。唯一所能依靠的就仅仅只有这些陪伴在身旁左右的钢铁战车。 这股和村中德军的装甲部队旗鼓相当、在步兵上甚至还要来的更少的侦察部队,已经是拉夫里年科倾其所有能拿得出来的全部兵力,但即便是这样的拉夫里年科也并非是全无优势。 库尔巴洛夫和拉夫里年科各自的指挥车,是当下整个苏联红军坦克部队中最精锐、与斯大林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旅长马拉申科座车同等的存在:科京倾力打造的3辆is6重型坦克原型车中的其中2辆。 除此以外,被拉夫里年科亲自选中带队前来执行侦查任务的,不是马拉申科麾下直属的旅部护卫车辆,就是库尔巴洛夫主力坦克一营的头排尖兵,说个个都是精锐车组毫不夸张。 唯一的不足就是旅部直属的侦察连配备的那轻型坦克,拉夫里年科很清楚这些只能干干火力侦察任务的小坦克,别说是直面德国佬最新锐的黑豹,就算是遇上德国佬的长管三号和四号都占不到丝毫优势。 但眼下的争分夺秒关头已经没有多余可用之兵、必须倾其所有,拉夫里年科给出的命令是让轻型坦克分为两组,从左右翼凭借机动优势拉开距离、包夹冲击当面之敌的德军阵地,和作为中坚主力居中而置的重型坦克部队形成三把尖刀、直插敌人要害。 这一类战术在1941年的卫国战争初期,经常被配合用在那些bt系列快速坦克上,以此来和在当时作为中坚主力的t34中型坦克打配合。 但那都是些过去的事了,曾指挥着自己的t34在卫国战争头几个月里痛揍德国佬的拉夫里年科,眼下早已经摇身一变成了重型坦克部队的旅级副指挥员。 作战车辆种类上虽已变更依旧可以沿用旧有的成功战术。 t-70轻型坦克们在速度上的优势,使得其在拉开了与重型坦克部队的横向距离之后,依旧可以保持着齐头并进的进攻态势、不快不慢,无谈任何掉队亦或是冲的太猛、把重型坦克部队落在了后面,而这也正是拉夫里年科想要的结果。 从三个方向上齐头并进猛冲过来的苏军进攻部队,迫使还未来得及在村中站稳脚跟的党卫军守备部队做出选择。 于这帮党卫军自身而言,对手的战术已经是相当明显,三个方向上齐头并进冲过来的进攻部署不是浪费兵力或是脑子犯抽,而是在强迫党卫军这边分散防御火力、亦或是先选择一个优先防御方向集中火力去打。 不论是那种选择,对于党卫军这边来说都不太妙。不是三个方向上满盘皆输全都守不住,就是只顾了一头而被另外两头骑脸压过来,当然这也只是最坏情况下所考虑到的可能结果。 t-70轻型坦克就算装甲再怎么脆、在德军装甲部队面前再怎么费拉不堪,但在对付这样的敌人时终归还是要用到标准反装甲重武器。毕竟苏联的坦克可不是机枪就能随便干穿的小鬼子豆战车,本就不多的反装甲火力该如何分配,是关乎到战斗成败的最决定性因素。 拉夫里年科能够看到村口的一群党卫军正在忙着布置反坦克炮,直接把自卫武器背在了身后的一众党卫军反坦克炮兵忙的可以说是热火朝天,而处在全速行进状态下的拉夫里年科这边亦是做好了准备。 很快,第一枚脱膛而出的德军40型次口径钨芯穿甲弹便迎面打来,径直打在了拉夫里年科座车的炮盾装甲之上发出一声巨响。 叮咣—— “我们被击中了,车长同志!” “不用管,继续前进!德国佬没有能在这个距离上打穿我们正面装甲的武器,同轴机枪扫射!照准那些德国佬的反坦克炮位狠狠地打!” 安装在主炮一侧炮盾内的同轴机枪开始喷射火光、陡然作响,深红色的曳光弹幕向着已经开火暴露出目标的德军反坦克炮位劈脸泼去。 就躲在is6那低矮的炮塔后面充当掩体的坦克骑兵们也没闲着,身强力壮的红军机枪手们跪倒在发动机舱上撇开双腿、稳住下盘,在高速行进状态下强行开启人肉稳定器姿态。 用那打开两脚架的dp轻机枪直接架设在炮塔上,追随着同轴机枪曳光弹幕的指引开始一同射击,飞速旋转的载弹盘伴随着喷吐而出的炽热弹壳尽最大程度宣泄着压制火力。余下的战士们则是压低身姿、尽量全部躲在炮塔背面投影区保护范围内,随时等待着下车冲锋时刻的到来。 “开枪!开枪!快开枪!俄国佬冲过来了!” “开枪!?我该射击什么?俄国佬的重型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