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 54 章(含加更)

第 54 章(含加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良在下邳的这段时间,毫无疑问的是进修神功大成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高段位的选手往往都容易进入一种寂寞如雪的境界。

张良也差不多如此,他后来和不少人尝试聊过《太公兵法》,却没什么人能给他足够的回馈。】

韩信:……你这么说我就有点想看了。

带着好奇和探求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落到张良身上,对旁人视线称得上一句敏感的谋士于是顺着来源看向近来正负责申理军法的将军。

“韩将军不必这么看我。”

于是张良莞尔,浅笑之余还带点无奈:“将军对于兵法,肯定是能够听懂的。”

他想了想,又道:“既然将军近日负责整理兵法,那么良之后自会将兵书一齐送至将军府上。若是将军不介意,良也可以在旁帮忙整理几卷。”

他听说韩信最近的工作量确实挺多的,大将军府上的灯火好几个晚上都亮到了深夜。

虽然张良不是那种乐于奉献,无私加班的人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不吝啬稍微分担些许。

于是韩信快乐起来,果断地点了点头。

【这种无人理解的挫败感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他和刘邦相会,本来不抱什么期望的张良随口提了几嘴,却得到了刘邦的拍案叫绝,并且当即一一施行。

这下可真真像极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际会,一瞬间便击中了张良的内心,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沛公殆天授”的感叹,在自己的目标实际上和刘邦并没有太多关联的时候,依旧心甘情愿地为他辅佐。

这样堪称天作之合的关系,也成了后世很多君主,为了拉近自己和谋臣之间的关系的固定用语,比如三国时期那几家,动不动就是“吾之子房”的,张良看了都得跟他们要版权费。】

“难道不应该是朕先生气吗?”

刘邦迷惑住了:你们没有自己的谋士吗?你们没有自己的词汇吗?

子房是他的谋士懂不懂?不要轻易来沾边碰瓷啊!

并且,刘邦在心里理了理上一次光幕透露出来的后世信息。

他开创的汉朝,后来被后世人称呼为西汉,后面又有什么东汉和蜀汉,开创者还都是刘启儿子的后代。

西汉之所以会变成东汉,应该是后世人在讲汉的正朔流变的时候,那王莽第一次篡汉,后来被他那叫刘秀的好子孙光复河山了。嗯,真不愧是庙号是世祖,谥号是光武的皇帝啊!

之后东汉末年陷入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最后被那曹老板,不,曹老板的儿子篡位建立了魏,同时代并列出了蜀汉和东吴——这就应该是那三国时代了。

刘邦:你们三国篡了我们汉朝的位置,还要用我和子房的故事?好离谱!

他无师自通了那个版权费的意思:这要是他们能站在他面前,不给点补偿费什么的都说不过去!

【话说回刘邦,他在芒砀山呆了其实

也没多长时间。因为随着胡亥的倒行逆施,

各地的起义情绪终于随着二世元年七月,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而达到了巅峰。

这里要说一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绝对不像是有些人阴谋论的那样,六国贵族复国运动的提前布局,也不是两个懂法的法外狂徒欺负文盲,但也确实不是司马迁口中的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什么都没有的朴实无华的斗争。

说它不是贵族复国运动是因为,为首的陈胜吴广两个人,确确实实就是普通的闾左人士,也就是在封建时代身份地位很卑贱的,接近无产者的穷困家庭。

陈胜虽然确实可能是贵族的后代,毕竟他出生在陈郡阳城县,那里本来是陈国的领土,而古代又有因国为氏的传统,陈胜就算是落魄的陈国王族也没什么稀奇。

可是陈国早在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距离始皇帝兼并天下超过两百年的过去,就已经被楚国消灭吞并。而后来造反的陈胜,其行其为,乃至于所思所想,都常常带有着楚人的遗风。

他都落魄到与人佣耕的地步了,再胡扯说他为首的起义不是农民起义,就多少有些太过荒谬了。】

刘季沉默了,对于后世人口中,言下之意都带着点无语的对阴谋论的批驳,感觉到了一种感同身受的荒谬。

说句难听点的话,贵族们一代代地开枝散叶,多少人往上攀附关系,说不定都能找到这样那样的联系呢。

陈国都是多么遥远的过去了?陈胜就算和它有关系,那又能算得上什么呢?

他还说他刘季的祖上是魏国的大夫呢!这和他原本是个出生在楚国的平民农民,现在是秦朝麾下的小吏有什么关系吗?

——战国时代啊,就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而说它又不是什么都没有,其实也很好理解。

因为他们此行被征集起来的目的,并不是去修建工程服徭役,而是去渔阳戍守边疆。如果刨除掉这只起义军的农民身份,他们在当时的性质,可能更接近于军队/暴动。

在这里我来给大家大致展示一下,我为什么觉得陈胜吴广起义是具有合理性的。

他们这只九百人的小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