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 第664章 劳心的太子

第664章 劳心的太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陵城这段时间可谓是人满为患。

第二届大明杯蹴鞠赛事,有全国各地超过一百支球队参加。

经过数年时间,蹴鞠已经成为全国运动,百姓们也会自发举行民间小型比赛。

自从六十四强赛开始,诸多球迷就自发前往金陵,一时间客栈满座,一房难求。

酒楼、客栈、茶馆各色商铺生意红火,几万人的吃穿用度,那是多少银子!

李景隆的蹴鞠协会已经在原本的足球场旁边,另外盖起了能够容纳一万的超大型足球场!

这下赛事倒是能顺利举行了,但李景隆和郭镇也负债累累,欠了工部三十万两!

因为赛事将近,整个京城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东宫,朱标的眉头深深皱起。

他面前放着一份奏折,上面是关于陈州、颖州二处请户部拨粮的折子。

明初,朱元璋在陈州、颖州两处推行马政,并拨给大片草场田地作为屯垦耕作之用,自种自食。

结果,这些年经常发文说是粮食歉收,请朝廷拨粮。

这陆陆续续也拨了几十万石了,结果今年又缺粮了!

大明就算有钱也经不起这样弄啊!

何况,如今扶桑和南洋都需要运输粮草。

而辽东为了移民实边,同样需要粮草。

太仓的粮食已经见底了!

朱标叹了口气,将折子丢在桌上。

朱允熥起身站到朱标身上,为他按捏着肩膀,“父亲不必忧心!”

朱允熥看了几眼奏折道:“如今朝廷是缺粮食,但已经推行海上开中制,商队为了减免税率都会随船带回粮食,民间并不缺粮,反而粮食价格每个月都会稍微降低。”

“我们可以从民间收购一些粮食,维持粮价,同时避免谷贱伤农。”

“这夏粮马上就要收了,现在推行合并赋役,改为征收钱钞。”

“但百姓的粮食自己是吃不完的,我们可以在镇上设立衙门收购粮食,稳定粮价,让那些商人不至于压价太过。”

“而这些粮食一部分可以运往扶桑和辽东支援前线,另外一部分就在州县设立平准仓,待到饥荒之时平稳粮价。”

朱标露出欣喜的笑容:“这个法子之前虽然也在推行,但有的地方做得好,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施行。”

“你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我找几位尚书再推敲一下。”

朱标伸手摸了一下他的脑袋,“我的允熥长大了,能够给父亲分忧了!”

“再过一两年,咱也能享清福了!”

朱允熥立即打击了他:“爹,这话你敢在皇爷爷面前说么?”

朱标立即下意识缩了缩脖子,老朱要是知道了,他的屁股怕不是要开花!

朱标立即转移话题:“第一批种植的玉米应该快熟了吧,你们预计能有多少收成?”

“我前两天刚到江宁那边去看了,地里的玉米长得可好了,一个个杆子比人还高,已经结了棒子,很快就能收成了!”朱允熥说道。

“要是能达到淮之说的一半,咱也就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朱标说道。

朱标轻轻敲着桌子,看到桌上的奏折又感觉不放心,喊来了外面的小太监。

“去,把这折子交给蒋瓛,让他派人去查查。”

那小太监才接过奏折,退着走出书房。

外面又有一个小太监过来:“殿下,大天界寺的秃,高僧在外面求见。”

“又是这些秃驴,告诉他们不见!”朱允熥气鼓鼓地说道。

“哎呀!”却是朱标叫了一声,原来是朱允熥气愤之下手下太用力了。

朱标苦笑一声道:“为大天界寺毕竟是你皇爷爷封的天下第一禅林,僧录司也设在寺中,如今被一把火烧了,总是要解决的嘛。”

朱允熥却是说道:“谁让他们不听老师的,早装了那避雷针也就没有今日的事情了。”

原来,陆渊在廉租房弄出避雷针之后,就让老朱在皇宫里也装上,毕竟这念头皇宫若是不被雷劈几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一统王朝。

历代中央政权都有负责首都的防火部队。汉朝以管理长安治安的执金吾,担任长安的防火职责。唐朝也编制有专门的消防单位“武侯铺”。后来的宋朝消防单位“水行”,规模一度达到数千人。

我大明朝的消防工作则是由五城兵马司负责。

嗯,五城兵马司的职责实在太多了,捕盗、救火、巡夜,都是由五城兵马司负责。

除此之外,五城兵马司谁都能使唤一下,那些勋亲大臣家里有个什么事情,第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