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496章 兵部戒备

第496章 兵部戒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数不清的人齐心协力。

比如,运输粮食到前线,就不是一道命令能解决的。在开战之前,各个军团还没集结完成的时候,汗廷就会下令设立指挥机构,其中最重要的部门就是行军总管府。府里的幕僚们会连天加夜地算来算去,预计军队需要的各种物资。元帅府则会把下辖各个武库、粮仓的情况进行汇总核实,与他们协调。

绝大部分时候,这些储备物资是不太够的,而且总得多留余量。因此,元帅府会把缺额报给兵部,兵部则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去找户部、水部、各个行省等各种机构,要求他们调拨。

一旦需求确认,户部就会把粮食集中到兵部规划、指定好的仓储中心。这一步,是地方衙门或者他们征调、雇佣的民间运输者完成的。进入仓库之后,元帅府会专门安排辎重队,向行军总管府指定的各个地点进行输送。因为后方仓库尚且能保证安全,但仓库到前线集结地之间,往往就开始有敌人活动,需要进行专门的护送和路线规划了。

前线军队有时候会指定一个集结地,但也有很多时候,各个军团会分头行动,多路作战。因此元帅府需要尽可能调动自己掌握的有限力量,或者借助前线守备战团以及地方部队的帮助,一方面也得尽量避免占用宝贵的一线兵力,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安全,尽量减少损耗。每次调度,同样是非常伤脑筋的事情。等行军总管安排各支部队把东西都取走,他们才能松口气。后续的分配和前线输送,就有他们自己负责了。

一袋军粮,就得前后经过三四个中央部门,和不少于十几个地方衙门,经过四五种不同身份的运输者转交,才能最后送到前线军团士兵的干粮袋里。

更何况,很多时候,兵部和元帅府还得对这些物资进行进一步地处理。比如户部给过来的,一般都是便于保存的小麦粒,但这种东西,就算脱粒之后,也只是理论上可以直接吃。天天让前线吃煮麦饭,军团兵肯定要闹事的。

所以,兵部还得想办法安排磨坊,做出面粉,进而制造军粮。传统的硬面包实际上不太方便,而且也容易出问题,所以现在已经换成新方式了:紫帐汗国带来了东方的大铁锅,他们会把面粉倒进锅里,加油炒熟。如果条件允许,还会加入其他一些材料。这种被称为“炒面”的干粮,是元朝那边最先流行起来的,相比而言,更容易携带和保存,事态紧急的时候,吃起来也方便。

这种干粮的制作,就一直是兵部经营的作坊在处理。时间长了,甚至有了些名声。而这种东西,当然也是要费心思去管的。

如今,战场上与敌人的战争结束了,但一场与文山卷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虽然这些工作都默默无闻,远没有战场上的拼杀更引人注目,更容易打出声名,但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些繁杂的公文和精细的网络,才是罗马军队效率超过蛮族的基础,也是对方最难以学会、抄走的部分。

作为这场战争的指挥者,兵部与元帅府自然十分繁忙。郭大侠加班,确实不是单纯找借口——虽然都是后方的文牍工作,但这种事务,反而很需要富有战场经验的人来统筹安排,不能让不了解军队的书吏就草率下决定。所以,他的工作量和责任,也确实是很大的。

不过今天,办公大院里的日常氛围,还是被打破了。

一众书吏抱着文卷,匆匆从办公的小楼里出来,把文档放进地下室,仔细摆好。一大群本来在伏案写作的人,也久违地穿上铠甲,在门口境界。还有人不断从办公地点进进出出,传递各种消息。

兵部尚书鲍里斯·库布拉特也在大门口,踱来踱去。

因为职能问题,兵部和元帅府的办公场所,一直以来都是在一起的。这样,处理很多日常事务,就方便了不少。最起码,文吏们搬运海量公文的时候,就能节约不少力气。

而今天,街上刚乱起来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过于在意。只要在大都住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但凡遇到节日或者庆典,要是想街上没有人闹事,恐怕只有让天父亲自来管才行。尤其这回凯旋式规模很大,满街都是醉汉和游手好闲的市民,要是没乱起来,大家反而得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策划什么更惊人的狠活了。

对此,兵部和元帅府衙署,已经熟练地做出了应对:这几天,守卫的数量是平时的两倍,轮班的官吏和卫士也不准回家,都得在办公室打地铺,以便有事的时候,能及时应对。按理说,这种准备就足够了,毕竟哪怕是喝高了的市民,也没几个敢跑这边撒野的。

至于有组织的黑帮——能在大都有组织,往往不是他们自己厉害,而是有人需要他们。这些人,总不至于和汗廷最重要的部门过不去吧。

不过,事情的发展,还是很快超出了预期。竹林坊那边,大火烧了起来,而且迟迟没见有人反应。

紫帐汗国的管理方式和古罗马不同,早就把处置灾害的职责收归官府,而且首都里,各个势力眼线众多,一般来说也不会出现故意放火然后向当地人收钱这种古典方式。正常情况下,大都县的衙门,会调集人手去维持秩序,扑灭火灾。守夜人战团和其他几个营地的驻留士兵,也会很快出发,控制局面。因为很多时候,城里火灾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