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火标枪
为武器说到底,肯定是要留给人去用的。这么看来,就更不应该对此大惊小怪了。
而这些修女,是不缺少武器的。在大家眼里,她们就是太后身边最亲近的一群人,甚至有人觉得,她们其实就是太后的养女,天天聚在一起讲兵习武,不就是一群“曳落河”么。
因此,有意和太后搞好关系的人,经常会有意无意给她们方便。而那些希望获得器重的武器匠人,也喜欢给她们送东西:只要能受到她们的欢迎,就肯定可以被喜好武艺、军事的太后知道。这条路,比起兵部那边正常的流程,要快多了。
时间长了,修女会的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武器,可以给她们挑选。她们手里的家伙,理论上比一线军团还先进。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代,武器的先进,到底能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还是不太好说的。
有时候,“思路先进”甚至是“里胡哨”的同义词,它带来的正面效果到底能不能超过副作用,都很难说。这年头,大家的思路都非常活跃,隔三差五就有人进献各种离谱的火器,而且个个都把自己的作品吹上了天,好像只要能使用它们,就能把敌人都轰杀至渣一样。
但从实际测试的结果看,基本上没几个能堪用的。他们的新设计,只要能不导致效率倒退,就已经算是很优秀的想法了。实际上,大部分脑洞大开的发明,也确实只能一直在仓库里吃灰,几乎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
而大家真正喜欢,甚至需要争夺的火器,其实是火绳枪。
早年的欧洲火枪,就是一根金属管,尾部有个洞。火药和弹丸装好之后,把火绳往那个洞里一插,就能发射出去了。如果是比较小的管子,发射小弹丸,那么给管子尾巴上装个木头棍,像骑士老爷夹枪一样,在胳膊下面夹着开火,就可以了。人自己的力量,足够抵住这个东西。
而如果管子比较大,一个人拿不住,就得专门做个架子,把它固定好。至于发射方式,其实没什么差别,还是弄个火绳去点……
在汉语里,前者早年被称为“枪”,因为那东西确实和枪杆子一样,就是一根大竹子,里头塞点火药,拿来喷人的。因为那会儿这武器威力还很有限,有些干脆就直接绑在枪头上,用来在攻击的时候,喷对方一脸。
后来,竹管逐渐变成了金属管,也开始被单独使用,所以在塞里斯,人们就开始用新的文字“铳”来称呼他。这个名字在明朝那边比较流行,但紫帐汗国离开中原比较久,因此,在他们的军事术语里,还是和宋元时期一样,称之为“枪”。
而那种大号的火器,因为早年和投石机一样,是发射石弹用的,所以就把“砲”改了个偏旁,称为“炮”。一般来说,只要是一个人扛不住、需要搞个架子的,都算入此类。
当然,这只是他们自己的粗略划分,很多时候,枪炮的界限确实不好明确。而且,这也是汉字特有的创造术语的方法,其他语言未必能这么玩。实际上,很多语言里,这些东西也确实是同一个词。
这几年,玛利亚队长得到太后的信任,开始为修女们挑选制式武器。不过,在一众远程武器里,她挑选了一种细长杆的火枪。
这个东西,和罗马如今最常用的火枪,在思路上,并不是一回事。
最早的时候,火枪并不怎么受欢迎。军团更喜欢把火药都用在攻城上,有时候甚至连火炮都不想用,而是倾向于把手头的火药储备都集中起来,直接去炸城墙。靠着这一手技术,紫帐汗国在早年扩张时,往往能很快突破坞堡的防御。
那时候,这里的各个势力都相当松散,而这些坞堡,也是当地贵族维持这种分裂局面、防止自己被兼并的依仗。在之前应对金帐汗国南下时,也是依托它们进行防御。但紫帐汗国这帮人,是搞工程出身的,拆坞堡非常高效。
东欧这片大地,历来大小征战有多少次,都难以统计了。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统一,最多也就是个强势君主暂时压制贵族,其中大概就有这个军事因素:哪怕吃了败仗,坞堡里的贵族也能坚持很长时间,耗到进攻方难以为继。其他贵族为了防止一家独大,也会前来干涉,导致很难彻底拔除当地势力。
不过,堡垒的密度和城防水平本来就不如西边。所以,紫帐汗国只要能在野战中击败敌人,对方就基本没有缩回堡垒苟延残喘、等其他亲戚们来救命的机会。当地的分裂局面,也没法继续维持下去了。
至于早期火枪,这东西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效果不好或者使用不便,而是定位尴尬。
虽然也叫“远程武器”,但按照紫帐汗国的经验,火枪和弓弩这些,是两个生态位。后者才是真正的远程武器,用来在一二百步的距离进行射击,杀伤那些缺少护甲的敌人。
在这里,其他势力往往都拥有大量武器铠甲低劣,但也十分便宜的士兵,用来填充阵线,乃至消耗敌人。当地斯拉夫贵族强征上阵的农奴、神罗诸侯雇来的廉价佣兵、奥斯曼人哄来的贫穷匪帮,都可以归于此类。
远距离投射的箭矢,对于能穿上重甲的精锐士兵,杀伤力是很糟糕的。但对于这些缺乏护具的人,却十分致命,能在短时间内就造成大量伤亡,甚至直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