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历史的印记
一个晚上,侄女岚岚打来视频,她告诉二叔李文归说,医疗队在兰州生活很好,住在五星级酒店里,吃喝很丰富,搭配也营养。 通过视频,李文归看了住宿环境,还有正在吃的晚餐,他这才放心了。 “好好工作,出门记得做好防护,非常时期,不要四处乱窜,等兰州清零了赶紧回来,我到县城请你吃火锅!” “记住了二叔,别忘了火锅,一顿不够,要三顿!” “三十顿都行!”李文归笑了。 电话挂了,张岩才敲门进去。 “李总,您签个字。” 李文归签完字,随口说:“快下班了,岚岚这会都吃晚饭了。” “是吗?哦,差不多,这个点该到吃饭的时间了。”张岩看了一眼腕表说。 “小张,最近小说写得怎么样?《奔腾的洮河》,那篇文章写得很好,但不敢多看,我怕忍不住掉泪啊!”李文归说出了心里话。 “李总,谢谢夸奖!您是说关于您的传记吗?在写,大纲都写好了,就差您的故事了!”张岩笑着说。 “哦?这么说,我得给你好好讲一段了,不然你写啥?这样,下班你陪我去一趟镇里,咱俩小喝两杯,喝点酒讲起来才有劲嘛。” 李文归笑了,张岩也笑了。 “那就只能走回去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张岩说。 “哎哟,是呢!你瞧我,把这茬事给忘了!那就搭车回去。” “既然李总想讲故事,要不走一走怎样?路程也不算远,上了一天班,活动活动筋骨也好!”张岩建议说。 “你小子,那点心思以为我不懂?为了打听我的故事,可谓费尽心思了!好吧,咱走一走,这样既可以活动一下,也可以给你讲更多的往事。” “谢谢李总,那我先收拾一下,还有二十分钟就下班,到时我过来叫您。” 张岩拿着文件出门了。 黄昏来临,下班后,张岩整理好办公桌,关闭水电,出门去找李文归。 两人下楼,一步步朝镇里走去。 路上,李文归点了一支烟,没说过多的废话,就直接讲起了关于他的过去…… 1955年,李文归就出生在洮河岸边的李家崖。 祖上是地主老财,但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那阵子,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不好。 尤其是农村,更是难上加难了。李文归家也是一样。 父母先后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李文归排行老三。 父亲读过两年私塾,识得几个字,他给儿女们取名:文胜,文利,文归,文来。 这是他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期望他们长大后,能走出这穷山沟沟里,将来干一番大事业,出人头地,胜利归来,报效家乡。 1958年,引洮工程实施。为了积极响应上头的号召,当地政府也是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后来,父亲李望宗也光荣加入了开渠的队伍。 十几万大军从不同的地区纷纷赶来,一腔热血为的就是把山削平,把水引上山,为我省几个干旱地区解决生产和吃水难题,这也是一项世纪难题。 起初,物质还丰富,人们干活的积极性很高,从早到晚,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一心只想着为国家奉献青春。 可到了后来,因为人多,伙食供给越来越吃力了。 自然,人们干活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不是偷懒,而是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干活? 上头不断地号召,引水上山,是省里十分重视的一项大工程。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地区发展,也无法解决人口吃饭问题。 可再怎么催促,现实就摆在眼前,这项庞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说成就能成的,需要的不仅仅是人心齐泰山移,重要的是后勤保障能不能跟得上。 其次,是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科技并不发达,所有用到的工具,几乎还处在落后的原始状态。 人工挖,车辆拉,炸药炸,机器的参与不是很大,除了搞人海战术,似乎别无他法。 后来,挨饿的人越来越多,繁重的劳动量却没有减少一丝。为了活命,有人开始偷偷逃跑了。 我的父亲也跑过一次,虽然成功了,但回头又一想,他回去又能怎样呢? 三年苦难时期,人人都吃不饱肚子,虽说在工地上吃不饱,干活累,但至少还有得吃,有得一点点食物塞牙缝,可家里呢?也是没有多余的口粮,回去干啥,给家里人添堵! 次年七月,父亲实在扛不住了,偷偷跑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