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车子快到公司了,张岩的手机突然响了。 原来是记者周楠发来的微信,他看了一眼: 张哥,写得真好啊!这么好的素材,李总竟然一点没有透露给我,对你的要求,我十二分愿意跟你合作;别说什么文采了,我还得向你学习呢,谦虚的! 还有,我想把这篇文章发到定北日报文艺版上,你帮我问问,李总他同意吗?谢谢,常联系! 张岩笑了一下,把手机递给李文归:“李总,您看看。” “什么?”李文归一头雾水,他接过手机一看,原来是这回事。 他哈哈笑了,说:“好事,发吧!文章我看过了,是小说体裁,真名都隐去了,没什么问题,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人看看也是一种感化和教育; “咱们这个时代,发展节奏太快了,好些人啊都钻钱眼里去了,一切向钱看,到头来丢失了一种最珍贵的传统品格—— “那就是为集体主义牺牲的崇高精神,就像那些远征一线的医护人员,多少年后,他们的精神之光永远会是整个时代最耀眼的一盏明灯。” “说得好!”张岩拿过手机,随即给周楠回复了一句:可以发表。文笔有限,还望周大记者多润色,多批评! 很快,收到周楠的回复,只有俩字:谢谢! 到了公司门口,李文归先上了楼。张岩开着车子去了车库。 停好车,他一头扎在方向盘上,一阵困意袭来,此刻好想大睡一觉——昨晚熬夜写作,凌晨早起送人,谁能受得了? 闭上眼,他眯了一会儿,想起李总是否有需要,作为秘书,他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准备上楼。 抬起头,他无聊地翻了一下手机,却意外看到了周楠半小时前发的一条说说: 十月的秋风虽冷,但因为有你,整座城市一夜回到了春天!配图是一张送行医护人员的场景,光线不足,看着黑漆漆的。 怎么,周楠也去了?看横幅的文字,他在定北市中医院。 这么说,此次支援兰州的医疗队伍,除了洮河县,市辖所属八个县的医疗机构都组织参与了,真是三千白甲化神兵,颇为壮观啊! 出于关心,他给周楠发了一条消息:周记者,辛苦了,天凉加衣,关键时期,务必做好防护! 合上手机,他用力揉搓了一下脑袋,好让自己清醒一些。 想想身边人,都在为生活奋力向上,为同胞加油助威,熬一个夜晚就挺不住了?没出息! 李文归,他的老板,昨天为镇里捐了15万,岚岚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记者周楠,年纪轻轻,四处奔波; 他们生的平凡,就像一块不起眼的煤块,却毫无畏惧地在疫情的寒夜里,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大火炉,为这个国家的明天发出一份光和热。 这不值得叫人敬佩吗?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非要这么做? 张岩想起了诗人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下车,关门,他直奔办公大楼。 “滴答”一声,手机响了,是周楠发来的信息:谢谢张哥,一切都好,你也注意。 凉风里,张岩感到了一阵春风拂面的暖意,这人间,虽然充满疫霾,但总有人关心着这个世界的花花草草,活着,值得! 进了办公室,崔总递给他一份文件,说,张秘书,这是县非公企业党委下发的倡议书,昨晚拿来的,你看看,发个通知,疫情期间,上头号召党员交一份特殊党费,记着,个人自愿,不可强求,一分也是爱。 “收到!”张岩拿过文件,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他根据文件精神起草一份倡议通知书。 “崔总,您看看,这样写合适吗?” “你写的还需要我过目吗?没问题,赶紧下发。”崔总笑着说。 “关键我才是个入党积极分子呢,您是老党员,您还是看一下的好。”张岩谦虚地说。 崔龙只好接过那张纸看了一遍,看完,他说,要不要加上高山村(李家崖是高山大队的社村之一)委员会?光胜利公司才有多少党员,收个三五百怕是有点说不过去,非常时期,便是考验党员党性的时候了。 “好的,我先加上,要不请示一下李董事长,他是高山村的村委书记,也是党支部书记。”张岩说。 “好的,先加上,应该没问题,依我多年的了解,李总定会这么做的,他可是一名老党员了,党性修养极高的。即便村民党员手头没钱,一两块也是一份心意嘛!” 崔龙说完,张岩按崔总的意思修改好了。完毕,他交给李文归,征求他的意见。 结果不谋而合,李文归说,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