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猴王初问视
“《西游记》拍了电视剧?而且柳敬亭自编自导?” 星月发出公告之后,网络上立即热闹地讨论起来,对于古庸生的影视改编商机,早已经无人怀疑,像之前的那些武侠剧改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属于“急公近义”。 一般来说,一部小说至少要沉淀一两年才有可能提影视剧改编的可能,但是不论《楚留香传奇》还是《射雕英雄传》,都是这边出书,那边立即拍摄电视剧,而如今《西游记》正在连载,就开始改编电视剧,这未免太出人意料。 不过,有知情人很快进行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西游记》作为柳敬亭重拾经典文化的一个项目,提前拍摄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大家都知道,9月8日上面将组成验收小组,对第一阶段的成果进行考察,这也是《西游记》改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不用这个解释,网上的负面评论也寥寥可数,大家几乎一致认为,边写边拍边播乃是写作和电视跨界合作的一大创举,具有极高的难度,所以大家好奇柳敬亭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此外,由于小说行文的排他性,全国无数孩子的家长对此抱有热切期盼,电视剧总不能也用文言文来拍摄吧? 和网友们普遍的期待不同,吴启光及其团队无法淡定了,他们才刚刚嘲笑柳敬亭那首歌的儿戏,如今人家已经公布电视剧的档期,这种直接的回击,还是让人颇觉尴尬。 纪录片导演钱秦却没有这种坐立不安的感觉,虽然纪录片和电视剧类型不同,但是收视率竞争却不分节目类型,选秀和综艺和相亲一样可以斗得像回到东汉末年。 “之前还抱怨说没机会切磋,结果居然是这么大一个机会。” 休息的时间,钱秦紧张而兴奋地跟吴启光说,吴启光显然无法理解他的心情,干笑两声,说:“类型不同。” “这个没关系,只要是屏幕上的东西,总能找到可比的地方。” “钱导演上网了吗?” “看了啊,大家讨论的很热烈。” 吴启光没有接话,眉宇间拧着一团忧思。 “他们是秘密拍摄,嗨,想给大家一个出其不意。” 吴启光严肃道:“钱导可能没有了解过柳敬亭其人,他之前做杂志和黄河文艺闹矛盾,结果把黄河文艺的副社长都逼退了,那人不简单。” “吴教授的意思是……” “他还有后招。” “后招?” “我私下对他做过简单的了解,他是一个手段很多的人,第一次开会你没去,他可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他为什么要针对吴教授?” “这就有些复杂了,要从竞争我现在这个位子说起,当初上面下任务时,燕大是我徐远怀两个人报名角逐,后来我赢了,徐远怀当然心中不满,就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让她的小女儿成立了一个小组,也就是现在的柳敬亭小组。” “他和柳敬亭怎么牵扯到一块的?” “徐远怀有个外孙女在万象读书,跟柳敬亭是室友,而且听说两人的关系还不一般,柳敬亭一个人同时谈两个朋友的事情就是从她说起来的。” 钱秦笑道:“没想到那男孩还挺风流。” 吴启光不以为然地笑道:“风流?那是小看他了,钱导可知道徐远怀的大女婿是做什么的?” “做什么的?” 吴启光神秘一笑,做出一个不可说的高深表情,钱秦立即领悟,略感失望道:“少年急功近利,他也无法摆脱。” “名利他都有了,现在想更进一步也是人之常情。”吴启光言不由衷地说着,接着转折道:“不过如果他是我儿子,我肯定不会这么教育他。” 钱秦却不赞同:“我倒觉得,无论谁成为他的父亲,都会引以为傲吧?” 吴启光愕然,然后摇头不语,钱秦也不再多说,起身道:“不管他还有什么手段,8号就能见分晓了。” …… “5号是周五,也就是说,12号要放出第二集。”徐晴用铅笔在“5”上面圈了一下,然后又在“12”上面圈了一下。 柳敬亭指着8号的位子说:“还有这。” “时间还是有点紧。” 柳敬亭胸有成竹道:“九月份只放四集,然后宣布停一个月,十一月份再回来。” “四集?” “5号、12号、19号和26号,正好四集,根据我们的进度,这四集恰好能够演完取经前的所有内容,结束在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地方,所以前四集可以自成一季,叫做‘猴王出世’。” 徐晴点头,笑道:“你,真是……” “被逼的。”柳敬亭无奈道。 9月1日,大型纪录片《上古神话的魅力》正式在央视播出,播出之前的每日新闻还特意做了广告。 “不管我们怎么调侃和嘲讽央视的立意和整体基调,但是我们都必须承认,真正能拿到国际上播放而不会丢脸的节目只有央视能制作出来,因为只有央视能将真正的国粹提炼出来。那种如水墨丹青般的质感,那种“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的神话内蕴别人还真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