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熊廷弼也会请辞
紫荆城中,万历皇帝收到了熊廷弼的诉苦奏折。 熊廷弼将辽事败坏,全归咎到辽人身上。 辽事败坏,全怪李如柏,李如桢之流。 现在刘国讃招募的新兵又大多数逃散,足见辽人不足用,请调其他边镇精锐。 万历皇帝都已经快离死不远了,精神不足,但是还是看了熊廷弼的奏折,将熊廷弼所奏下发兵部议论决定。 大明兵部见到熊廷弼的奏折,怒火冲天。 大明兵部已经从各地掉了十几万的兵马援辽,还有更多的兵马正在路途中,大明兵部的压力非常的大。 本来兵部非常支持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毕竟守卫自己家乡,肯定要尽责一点,怎么就来一个辽人不足持的言论呢。 兵部很不客气的驳斥了熊廷弼的言论。 熊廷弼一看,心中不爽,将刘国讃招募新兵,新兵逃散一空的事实,一一例举出来。 这次熊廷弼还将赞画刘国讃也贬低了一番,将他的无能写了出来。 告诉万历皇帝和兵部,辽人确实不足以依靠。 最后,熊廷弼还请求辞职。 已经快倒毙的万历皇帝不得不又下旨好心安慰熊廷弼,让他用心任事,不要多想,并让兵部赶快想办法调兵前往辽东。 兵部尚书黄嘉善心中有气,也上书请辞。 万历皇帝又是好一顿安慰。 万历皇帝也许是人之将死,变得很好说话,就连他一直闹着想要杀掉的刘光复,也放了出来。 万历皇帝的病危的消息,杨延武也收到了。 不过,这对兴义军的影响似乎不大。 虽然辽东聚集了大明十几万的军队,熊廷弼也声称要夺会铁岭城,但是到现在也没见熊廷弼有啥行动。 熊廷弼除了布置了重兵,勤加训练,修缮城池外,没有其他行动。 杨延武留下了三千精兵,守着铁岭,带一万精骑北上。 在庆云城和李肖虎会合。 李肖虎部春季补充了一万新兵进来,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两人合并一处,共一万骑兵向草原进发。 杨延武一见面就问道:“肖虎哥,你确定林丹汗的王帐在白城吗?” 李肖虎点点头,说道:“是的,那些被俘虏的蒙古骑兵,有很多的蒙古贵族,都说林丹汗的王帐在白城!” 杨延武知道白城在哪里,但那是后世的白城,但与现在林丹汗所在的白城,是不是一回事,却很难讲。 杨延武此次带队出征,主要目的是前往霍林河煤矿,去那里建设城池。 虽然兴义军领地根本就不缺少煤炭,但杨延武在草原的策略,是一步步往草原深处推进。 在草原上建立城池,最好安排在矿产边上要更好一点。 杨延武清楚其实在漠北蒙古,也有非常丰富的煤矿,但是漠南蒙古,却只有霍林河煤矿。 杨延武的手暂时还伸不到漠北去。 …… 林丹汗的王帐中,林丹汗脸上有着喜色。 虽然一月的时候,他将三万多蒙古骑兵丢在了建州的山岭里,但他的主力并没有受损。 回来以后,林丹汗将这些失去了主心骨的部族全部都吞并了。 林丹汗的兵力虽然减少了,但他的部族实力却扩大了一倍,他得到了几十万人口牛羊马匹。 在草原上,人口和喂养的牛羊马匹,是一样的,都是财产。 为了笼络人心,林丹汗大赏,并且组织了宴会。 而皇太极也是有功之臣,也被留了下来。 因为带着林丹汗成功突围,皇太极获得了林丹汗的好感,林丹汗分给了他三千的妇孺老弱。 皇太极的实力直线上升,从不足千人的部族,上升到了五千人。 部族的扩大并没有让皇太极开心起来。 皇太极担心兴义军会攻打过来。 就如他父汗努尔哈赤的战略一样。 努尔哈赤首先想要将草原拿下来,提高实力,然后再和大明板板手腕。 皇太极觉得兴义军也同样会这样做。 只是兴义军的作战方式太奇葩了点,竟然沿着河岸修城。 无论是辽东的女真祖地,还是这漠南蒙古,都是有不少的河流。 兴义军要是在这些河流旁,都修建上城池,那蒙古部族牧马都没有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