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33
二人无声跃上石阶,林随安将一个道士拎起来贴墙按着,靳若用一条黑麻绳从此人腋下穿过,黑绳另一头挂在屋檐内的梁上,拉紧系牢,晕倒的人便能以直立的姿势固定在墙边,在昏暗的夜色里,看起来就仿若醒着守备一般。
靳若显然以前没少做过类似的事儿,动作干净利落,一步到位,速度更是飞快,安置好一人只需要十息时间,立好第三人,撬开源济堂的门锁,二人推门闪身入内,将最后一个道士拉进门。
这名道士体型与靳若最相近,靳若三下五除二剥去道袍,套在自己身上,抓了把灰往脸上一抹,将地上的道士五花大绑,堵了嘴巴,低声道,“师父,我出去把风,如有异常,以枭叫暗号警示。”
林随安:“若情况不对,自己先逃,不必管我。”
靳若呲牙一乐:“师父武功盖世,徒儿自然是放心的。”
说着,闪身出门,扮成了第四个守门的道士。
林随安耳朵贴着门板,听到靳若说完“无异常”,外面的巡逻道士毫无所觉走过,方才松了口气。
源济堂并不像普通的道堂,面积不大,一览无遗,屋里摆着密密麻麻的木架,很像大理寺的案牍堂,只是架子上不是卷宗,而是各式各样的陶罐和瓷罐、有的大些,和方刻装标本的白瓷罐差不多,有的小些,和花一棠的香膏瓶相似,五颜六色的,猛一看去,仿佛一间古代版的化学实验室。
林随安在木架间穿梭,随手拿起一两个瓷罐,里面是空的,打开盖子,扇风嗅味,有种微微的涩味,一连换了几个罐子,都是一样。又转了几个架子,也是同样的情形。
至始至终,没看到任何装符水的瓷葫芦。
林随安想了想,用丝帕包了两个小瓷罐放进怀里,从怀里掏出一块厚实的遮光黑布,里面包裹着一枚鹌鹑蛋大小的夜明珠。
这是临出发前花一棠塞给她的,说是南海特有的夜明珠,体积小,光源柔和,只能照亮手掌大小的范围,不易被他人发现,实乃偷屋盗窃必备之精品。
还别说,的确挺好用,珠光所照之处,视线清晰了不少。
果然如靳若所说,这里守备森严,少有人打扫,木架上积了不少灰尘,林随安飞快掠过几个灰尘遍布的木架,发现最角落架子上的灰尘被蹭掉了一道,看形状,像是被什么布料——比如道袍宽大的袖子——不小心擦掉的,痕迹终点是个不起眼的白瓷罐,大约拳头大小,瓷罐上光亮如新,没有任何灰尘。
【要想找到暗门密室之机关,只要记住三句话,灰中净者,净中污者,凹者凸者。】
这是靳若教她的口诀,据说是净门独门秘传,经多年实践检验,成功率高达九成九,意思是,暗室机关最常见有三种情况:灰尘多的地方找干净的位置,干净的地方找脏污的位置,大多数机关都是凸出来的,或者凹下去的位置。
不得不说,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机关技术水平。
林随安还是谨慎为先,先掏出手帕覆在瓷罐上,用手捏住向上拿,纹丝不动,又敲了敲,听起来是空心,这才放心握住,试着左右两个方向扭动,左边扭不动,右边扭转时,底座发出咔哒的声音,再扭,瓷罐咔哒哒哒转过一百八十度,后墙方向传出吧嗒一声。
林随安举着小夜明珠沿着墙体摸索,在墙壁上发现了一条缝隙,用手一推,墙开了,是隐藏的暗门,里面是一条暗道,黑黝黝的,不知通向何处。
【暗道莫贸然进入,先查四周异状,无异状方可入内。入暗道前,务必通知同伴,以便策应。】
这是靳若教她的另一句话。
林随安扫望一圈,除了暗门,一切安然,快步回到大门,隔着门板敲了两下,门外靳若的影子挪了过来。
林随安悄声道:“没找到符水。有密道。我去探探。”
靳若回敲两下,表示知道了。
林随安换了一枚夜明珠,这枚有鸡蛋大小,也是花一棠临行前送的,说是北州特产,光照范围在三尺至四尺之间,实为夜行探查必备之佳品。
夜明珠光线下,密道内的台阶清晰可见,遥遥向下方延伸,显然此密室位于地下,林随安一手持夜明珠,一手握着千净,谨慎前行,密道异常深邃,绕了三个大弯,隐隐听到了风声,脚步声带出了回音。
林随安停步,蒙住夜明珠,侧耳倾听良久,除了风声 ,的确再无其它的声音,继续前行,密道渐渐开阔,回音越来越大,四周变得空旷起来,原来是一处天然洞穴,穴壁上挂着滴水的钟乳石,地面却很平整,能看到人为铲平整理过的痕迹。
风声变大了,甚至连呼吸都有了回音。
再向前走,有一座巨大的石台,差不多有花氏五个饭桌大小,石台上零星摆放着瓷罐瓷瓶,和外间的瓷罐很相似,里面也是空的,林随安又捡了一个瓷罐装起来,绕着石台转了一圈,没有其它发现,再向前走,便是洞穴的边壁,摸索过去,满手潮湿,并未找到其他通路。
还是没有装符水的瓷葫芦。难道是玄明散人发现了什么端倪,连夜将符水转移了?
看来今夜注定是无功而返了,林随安叹了口气,沿着原路返回,夜明珠的微光照着脚尖,刚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