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两百三十三章悠闲的庄园主生活21
在苏叶和拉普多俱乐部抽调走所有资金后, 德国甜菜股票的热度一下子就凉了下来,甚至还降低了两个英镑每股。
这让某些人产生了警觉,开始认真打听消息, 想知道德法打仗是不是真的?
然而打听来打听去, 就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
有一半人坚决认为,这肯定是真的,毕竟德国那边已经在筹备军队, 购买武器了。
也有一半的人认为是假的,他们从来没听过这方面的消息。
也有人想到找德国和法国那些贵族打听,是否有这回事。
得出的结论都差不多,并没有一个很确凿的答案。
原因也很简单, 法国人也不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但他做出的决策却不是假的, 训练军队,加强武器制造和研发, 以及筹措军费等等。
这放在有心人眼里, 就是要打仗的证明。
而皇帝陛下身边的人对此讳莫如深, 什么也不肯透露。
德国那边呢, 动作就更明显了, 一直在征兵呢。
就这样的情况,你敢说不会打仗?
因此更多人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没有撤出,反而加了一把火,购买了更多的股票。
同时, 他们还在报纸上大力宣传,有关于德国军备的情况。
比如他们的武器不差,但海上没有实力, 肯定会被封锁海岸线。
比如德国和邻国的关系不好,像是荷兰,比利时等就不会帮忙,说不定还会等着看德国的笑话。
但德国的粮食勉强供应,即便是打仗,也能坚持几年,唯独糖,德国的维度高,而甘蔗无法在德国生长,他们只能依靠甜菜榨糖。
参考一下英国人对于砂糖的依赖就知道了,他们哪一天离开得了糖?
如果没有糖,简直一天都活不下去。
这个年代交通没有那么便利,虽然同在欧洲,但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去过德国的。
不说普通人了,就是那些乡绅,又有几个离开过不列颠岛的。
因此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德国和他们一样无法离开糖,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准确,但也有七八成可信。
德国人也需要糖,即便普通百姓不需要,上层社会的贵族们却忍受不了没有糖的日子。
因此当数量下降后,砂糖的价格肯定会节节攀升,德国甜菜的股票再一次迎来增长。
苏叶在翻报纸的时候,敏锐发现了不对劲,和她之前做的隐晦报道不一样,现在大部分媒体几乎是明示了,大肆报道德法一定有战争。
完全没影的事,却被人说得煞有其事。
这一定是有人意识到了不对,然后将计就计,打算把德国甜菜的股票再炒热一点,好从中牟利。
苏叶不得不说,这人实在敏锐,居然想要在她的基础上,跟着收割韭菜。
但苏叶哪里会让他这么干,再这么炒下去,入场的就不是资本家,而是普通人了。
毕竟每天在报纸上都看到股票又涨了多少多少,那些购买股票的人得了多少钱,谁能忍住诱惑。
但这种事,对于普通民众,即便是那些中产阶级,都是倾家荡产的陷阱。
苏叶立刻提起笔,写了一篇犀利的报道,分析了这支股票的虚高是不正常的,肯定是幕后有人推动,就为了收割大家的钱包。
她还一五一十分析了自己之前用的手段,以及现在背后之人用的方法,提醒大家警惕。
她把自己做的事都栽赃到这个人身上了,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同时也给俱乐部成员再开了一次会,告诉他们要保密,因为要是被人知道他们现在有这么多钱了,就会有人打他们的主意,然后烦得他们再也没时间做研究了。
这些一心沉浸在科研中的人,对其他事都不敏感,但说到会打扰他们的研究,当即警觉,表示自己什么都不会说。
当然,也不是没发现苏叶目的之人,但能发现就说明他们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如果这件事曝光,对俱乐部会是一个大麻烦。
因此他们也会选择闭嘴,反正好处拿了,省下口水又有什么不好。
那篇文章做了加急,第二天就在《大英外交报》刊登出来。
因为之前的粮食危机事件,以及上面时不时刊登国外有趣的新闻,尤其是国外王室的不靠谱,让伦敦人民喜闻乐见。
在购买报纸的时候,他们下意识也会购买一份《大英外交报》。
毕竟这报纸又好玩又有用,不是纯粹的看热闹,读起来又有趣,那何妨读一读呢。
因此《外交报》很快就打响了名声,成为了继《新女性报》之后,又一快速崛起的报纸。
当然它的销量远远不能和《新女性报》相比,收到的稿件数量也差一大截,还是需要苏叶这个主笔人时不时提供观点新颖的稿件。
但毫无疑问,它已经在民众心里奠定了特有的形象,新鲜,有趣,真实,站在民众的角度,关注外交和民生。
他们已经不知不觉相信了这份报纸是为了大家好,因此对于上面登载的,有关于德国甜菜股票虚高的假象,也没有丝毫怀疑。
很多原本被报纸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