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对症下药
楚牧已然不愿过多去猜测。 这一刻,非是欣喜,非是向往,而是浓浓的无力。 他几近日夜不休的读书习武,进步却是微乎其微。 不得已另寻他路,苦读医书,苦学医术,只为给他那微乎其微进步的气血修行,带来些许助力。 不分昼夜的努力,眼下所学,亦是难有什么作用。 甚至,在未来很长时间,都不一定能看出效果。 而眼下,仅仅从身体的本能反应来看,他纵使努力几载春秋,恐怕也比不上这一株青宁参! 这种感觉,比之不久前看到那一颗血色丹丸带来的冲击,都要大得多。 毕竟,那七里村的老人,明显非是普通人,那南山李家的白衣男子,也是他接触不到的存在。 而眼下,他触手可及,他亲手接触,乃至,都在他苦学的医术范畴之中。 李老瞥了一眼楚牧,随即看向手中的青宁参,意味深长道: “此药,珍贵。” “但知此药药性,懂得如何更好的使用此药,更珍贵。” “修行本就是一个纳外力于己身的过程,外力虽重要,但懂得如何更好的将外力纳入己身,却也更重要。” “牧……明白。” 楚牧拱手,神色略显沉重。 李老轻点头,也没再多言,指尖似有淡绿荧光闪烁,手指在青宁参之上轻抹,青宁参断裂的根须之上,一抹淡绿荧光随之显现,但又很快消失。 楚牧那莫名的渴望激动,在这轻点之间,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眸光微动,楚牧稍稍低下头,挪开了视线。 眼前所见,无非就是几近的确认,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而已。 这李老,就是真正的超凡。 “老大夫……” 楚牧正思虑之际,门外动静响起,一女子匆匆走进了药堂。 “老大夫,你快给我看看,今早一起来,肚子就绞着疼……” 楚牧抬头看去,却是一年轻妇人,捂着肚子,面色苍白,脸上疼痛之意明显。 “坐吧。” 李老指向桌前的诊椅,女子坐下,抬手把脉片刻,李老又观其舌苔,面容。 按往常李老的行医风格,李老应该是利索的道出病情,药方,然后……药到病除! 而这一次,李老却是看向了一旁站着的楚牧:“牧小哥可能诊出病因?” “愿一试。” 楚牧眼前一亮,立马应声。 上前,楚牧抬手诊脉,就目前而言,除了一些超凡的奇特外,这个时代的医术,与前世中医也没有什么区别。 如眼前诊治,就离不开望闻问切这四个字。 刚触碰女子手臂,一股凉意便顺着指尖传入楚牧心头,冬日寒冷,手冰凉亦是正常,但这种凉意,楚牧却是敏锐察觉到,并非是外界之寒。 “体内之寒嘛……” 楚牧默默思索着,指尖亦是一点一点的感知着女子的脉象。 约莫片刻,楚牧才松开指尖,又看向女子面相。 面色青白,双眸无神,按望诊,面相一篇所言,乃是气血虚弱,属阳虚之证。 “看看舌头。” 楚牧出声,女子倒也乖巧,强忍着疼痛伸出舌头。 舌质淡,舌苔少。 按望诊,舌诊一篇所言,乃典型阳虚之象。 而按阴阳五行论一书所言,阳虚, 则是指阳气少了,阳虚则阴盛,为阴寒之症。 结合脉象与面诊的判断,楚牧心中,俨然已有了答案。 楚牧沉吟片刻,又细细梳理一番,确认没有纰漏,才看向李老:“阳虚阴寒,乃是阴寒之证,当以温补为主。” 李老点了点头:“说说诊断的依据,” 楚牧组织着措辞:“按脉象来看……” 一番话说完,李老点了点头,没否认,也没赞成,反倒是话锋一转道:“既然如此诊断,那药方如何开?” “药方………” 楚牧有些迟疑,诊治的话,照本宣科也能分辨一二,但开药…… 沉吟片刻,楚牧略有些不确定的出声:“按药方论之记载,阳虚阴盛,温补为上,首要为去寒扶阳。” “以伏鳞草去寒,龟寿扶阳,再以青芍,白露……” 听完楚牧所言,李老未曾言语,执笔沾墨,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了一篇药方,递到了楚牧手中。 “按药方抓药,你好生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