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 > 32. 梅菜酥饼、荷花酥 就像亲眼目睹了荷花……

32. 梅菜酥饼、荷花酥 就像亲眼目睹了荷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谭掌柜对促成香辣酱买卖的心格外积极, 很快便找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商会前辈做保人,并写了一版契约。

温仲夏用她现代化的思维认真审读了几遍,又提了几条建议, 双方才正式签了下来。

她把香辣酱的制作过程详详细细写在两页纸上,交付给谭掌柜。

谭掌柜拿到方子, 只扫了一眼, 讶异道:“这个字是你自己写的?”

温仲夏:……

好吧, 她已经知道她圆圆的毛笔字和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审美不太相符了。

但也不用每个人一见都露出这种不相信的神情吧。

审美是多元的!

心里虽在呐喊,但表面上她还是微笑着说:“是我写的,字体一般,谭掌柜别嫌弃。”

谭掌柜也是体面人, 笑道:“温娘子的书写整齐端正,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老夫怎会嫌弃?”

就是不说写得好看,温仲夏暗暗琢磨, 是不是得练个小楷才好?

谭掌柜带了两个酱料坊的工人来学习, 温仲夏从头到尾做了一遍给他们看。二人在谭掌柜手底下做了十几年的酱料, 一点就通, 很快便掌握了香辣酱做法的关键所在。

分别时, 温仲夏表示如果还有问题, 可随时找她询问, 售后服务一定做到位。

谭掌柜意满而离。

“好多金子。”

谈事的大人一走, 温孟冬看着桌上钱匣子里黄灿灿的金子, 上手摸了摸。

谭掌柜这点想的十分周到,用等价值的金铤替换了铜钱,不然一百八十贯铜钱, 需要用大箱子抬过来。

这个朝代银子虽还不太流通,但金子不论什么时候都是值钱的。金铤是束腰的形状,中间窄,两头略宽,上面会戳印重量和铸造方。

温仲夏也拿起一块,直接放到嘴里咬了一口,真的咬得动,留了个小小的牙印,说明含金量足,不是假冒伪劣。

“哎呀这金铤也不知道经了谁的手,你就敢放嘴里去?怪脏的。”徐袖嗔怪道。

温仲夏摸起两块敲了敲,笑道:“看到金子,便忍不住。”

“阿姐,有这么多金子,我们是不是可以买好多好多东西了?”温孟冬美美畅想着。

“是啊,”温仲夏用金铤轻轻点了一下他的额头,“不过我们第一件事是要给你找先生,监督你好好学习。”

“啊?”

温孟冬傻眼了。

……

那位杜先生爱吃江南美食,温仲夏思考了一番,打算做两道江南点心,不知道他的口味,便决定来个一咸一甜。

咸者乃梅菜酥饼,甜者是荷花酥。

两道点心都有个“酥”字,意味着做法相似,都需要准备水油皮、油酥和馅料。

水油皮顾名思义,需要用到水和猪油,再加面粉和糖,揉成面团。

荷花酥这一步需多加一份料,就是红曲粉①,加了红曲粉后的面团会呈现出柔和的粉色,不粉怎么叫荷花呢?

油酥是相同的,面粉依旧混入洁白的猪油,用掌根反复揉搓融合,醒上片刻钟头,便可揉成一个个的小圆剂子。

梅干菜可是好东西,别看它颜色又黄又黑,其貌不扬,很多人看着都不知道它原本到底是什么菜,其实雪里红、油菜、芥菜等都可以做成梅干菜,“梅干”是指一种制作方法罢了。

梅干菜泡发后攥去水分,洗净切碎,和猪肉沫一炒,厨房里顿时飘散了一种独特的香味。

梅干菜吸收了猪肉的油脂,变得格外油亮,而猪肉则染上了梅菜的干香,一点都不腻。

这梅干菜猪肉的馅料炒好,厨房里的人闻着香味,恨不得此时来上一碗大米饭。

梅干菜炒肉拌饭,真能香煞人也!

不行,得忍住。

水油皮包着油酥,团成团,擀成薄薄的鸭舌状,再卷起来。卷的次数越多,最后出来的点心层数也越多。

卷好的面团再用手掌压平,这时便可以包梅干菜馅料了。

梅菜酥饼是用烤的,温仲夏此刻既没有烤炉,也没有烤箱,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在火炉上架起一块铁丝网,一个个小圆团放在铁丝网上慢慢烘烤。

温仲夏做点心的时候,徐袖一点忙都帮不上,她是真不懂这江南点心,生怕自己手拙,给小姑子做坏了。

现在终于发挥了用处,在火炉前守着,避免梅菜酥饼一不小心给烤糊了。

那头烘烤着梅菜酥饼,温仲夏又开始做荷花酥。

荷花的花蕊是淡黄色的,为了做出这种颜色,温仲夏利用了咸鸭蛋的蛋黄。

正好她腌了咸鸭蛋,咸蛋黄提前烤干,碾成细细的粉末,再混入糖和猪油,揉成小丸子,淡黄色的馅料便做好了。

和梅菜酥饼一样,水油皮包起油酥,但是又有不同,包好的酥皮擀平之后得反复对折几次,这样是为了做出荷花多重的花瓣。

酥皮包起花蕊,成了小圆团,用刀在团子表面划“米”字刀,一定要划到露出馅料。

下油锅,小火炸。

油要多放,能使酥团整个浸入到油中,刚放下去,酥团周围便起了一串串小气泡,同时伴随着“滋啦滋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