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236章 多事之秋(二)

第236章 多事之秋(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做累着了。”

徐南氏瞥了他一眼,将手中的针在花白的头上“磨了磨”道:“我累不着,刚开始做不久,之前带小理儿没做。”

徐得庸道:“看孩子也累啊。”

徐南氏道:“不累,理儿啊还是挺好看的,虽然一直要人陪着玩,但不闹腾人。”

徐得庸腆着脸道:“那要不您再多看两天。”

徐南氏手里的活不停道:“白天还成,我就怕晚上见不着你们会闹腾。”

“嘿嘿。”徐得庸笑了笑,看着奶奶手里正坐着鞋子道:“鞋子忒小了吧,您直接做大点,不然很快就穿不上,反正孩子小穿袜子就成。”

徐南氏道:“已经做的比小理儿的脚还大了,过两个月就会走了,理儿穿不上还有老二,老二穿不上还有老三。”

徐得庸咧咧嘴道:“您老圣明。”

徐南氏忍不住轻笑道:“甭在这贫嘴,一边去……。”

窗外秋雨淋淋,屋内身子骨硬朗头发花白的奶奶做着针线活,徐得庸这孙子蹲在一旁像是还没长大。

里屋,徐慧真轻轻给小理儿盖了盖被子,小理儿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颤了颤,嘴巴蠕动两下,徐慧真忍不住笑了笑,手掌不禁抚在肚子上想着什么……。

“呼……。”

一声秋风吹过,吹弯了雨线,吹走了时间……。

……

翌日,雨停,空气清新。

徐得庸只是简单活动一番身体,将门口简单给收拾一番。

“哈……。”

何雨柱打着哈欠活动着肩膀出来,道:“嘿,这雨总算停了,昨个要是像今天这样多好,真是天公不作美。”

徐得庸笑了笑道:“因为特殊可能才会被铭记吧。”

何雨柱浑不在意道:“半文不文,好像说的有那么一点道理,嘿,得庸,你这水平渐长啊!”

徐得庸悠悠道:“所以啊,多读点书看点报有好处。”

“嘁。”何雨柱撇撇道:“得了吧,咱老大甭说老二,就伱原来的那水平还比不上我,也就是你……开窍了。”

这时,何雨水开门叫了声“得庸哥”打过招呼,随即对自家何雨柱道:“哥,你快点做饭吧,我还要早去学校学习呢。”

何雨柱翻了个白眼道:“得得得,我欠你的行了吧,我这又当爹又当妈……。”

嘴里叨叨着,何雨柱洗了把脸便开始做早饭。

徐得庸笑了笑,心念一动开启盲盒。

“嘭。”

掉下来一个铁家伙。

徐得庸一瞧,好家伙,是一个“铁饼铛”,就是用来烙饼的家伙。

这玩意算是一个奢侈品,这时候不是家家都有的。

烙饼这时候人们常吃,住大杂院的自然都自己烙,不是在这种奢侈的“铁饼铛”上烙,而是在“炙炉”上烙。

所谓“炙炉”,用做砂锅的料烧制,10来厘米高,30厘米直径的圈,上面是有许多小孔的凸起鼓面。

扣在炉子上,擀好饼放在鼓面上,翻动几次就熟了,外头不刷油,也用来烤窝头片。

当然,大柴锅、炒菜锅也用常来烙馅饼、家常饼、糊塌子以及“京城披萨”——糊饼。

“京城披萨”就是锅里摊个玉米面饼,上头铺一层拌好作料的菜,饼熟菜热,铲子铲在盘里。没披萨那么花哨,也是那意思,饭菜合一。

饼的样数也不少,白面的家常饼、脂油葱花饼、芝麻酱糖饼、五香椒盐发面饼;棒子面饼、荞麦面饼、两样面饼(两样专指白面和玉米面)、金裹银饼和剩饭加面粉做的饼等。

正所谓“要解馋,辣跟咸”,物资不富裕,这时候对付馋虫的办法基本就是这两样。

没那么多好东西吃,自然得有个说头:“嗐,多么好的吃食,过了嗓子眼儿都一样!”“香香嘴,臭臭屁股。”

这时候生活处处都要节省,“吃食节省”有两项:一要成本低,花销少,数量多,还得顺口儿,吃的做的都高兴;二要耐饥扛饿禁时候。

这“铁饼铛”说有用自然有用,但又没有那么大的用处,不过烙出来的饼比“炙炉”香就是了。

徐得庸收回念头进了屋。

早饭后,四合院的人又各奔东西。

欢庆总是短暂,普通才是日常。

不过国庆庆祝的话题,还得热上两天,起码小酒馆内讨论相当的热闹。

晚饭后,徐得庸抱着小理儿出来遛弯,几天没见的刘德柱忽然兴冲冲的过来。

看到他之后,直奔他而来。

“嘿嘿嘿……。”未语人先笑,不过刘德柱这笑有点像傻笑。

这不,都把徐得庸怀里的小理儿给逗笑了!

徐得庸也跟着忍不住笑了笑道:“德柱,这时与扫什么高兴的事了?捡钱了?”

刘德柱连忙道:“那不能,捡钱我得还给失主,找不到失主就送派出所。”

“那是什么事?”徐得庸问道。

刘德柱声音一低,有点兴奋道:“之前的事情有门了?”

徐得庸愣了一下,随即想起道:“你说的是马主任那的小姨子?”

刘德柱咧嘴点了点头。

见这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