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霸业 > 第546章 仁君之死

第546章 仁君之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蜀王自幼贤明,以上古人皇为榜样,极力的端正自己的德行。

孔儒的仁道尚且没有传遍天下之际,他便能够身体力行的领悟仁道,并且以仁治国,使得蜀国民殷国富。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仁,使得蜀国的公卿势力越发壮大,蜀国的军队战力却是越来越弱。

以至于在面对强悍的巴国之时,蜀国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然而这一切的起因虽然在于蜀王的过分宽仁,但是这却绝不是蜀王的过错。

蜀国之所以会沦落至此,并非是蜀王一人的过错,而是蜀国从公卿到百姓皆有过错。

仁者,心有所念,气足而神明。

虽刀斧加于前,而不改其色也。

蜀王的一句话,宛如神明的质问,让蜀国公卿莫不敢言。

这个时代可不讲什么成王败寇,这个时代讲的是德高望重,讲的是出身决定地位。

蜀王天生王者,以仁治国,蜀国上下虽不畏,却莫有不敬。

就算此时想要篡夺王位的宗伯,他也不得不承认,蜀王是蜀国古今未有之圣王。

眼看着众皆默然,或许很快便会被蜀王策反,宗伯终于按耐不住,他佝偻着身体缓步上前,拱手抬头向着蜀王说道:“大王之仁德,古今未有,圣王所不及也!

然,圣王之治天下,莫不怀仁施义,恩威并施。

大王一味怀仁,以至百姓日夜称颂大王之恩德,却不肯为国效死。此谓于民有德,于国有亏。

大王善待公卿,臣等亦是感激不尽。然,大王重用别国之臣,妄改祖宗国法,到摇国本根基。

数年之后,我蜀国勋爵四起,庶子与嫡子争位。

百姓不修德行,只思杀伐牟利,以下克上者,不计其数。

长此以往,蜀国何得安宁?”

蜀王闻言之后怒目而视道:“秦国因变法而强,白将军变法蜀国之后,数月即可破巴国。

此利国利民之策,到了尔等口中,怎就成了败政?”

他话音方落,宗伯便毫不犹豫的说道:“秦,立国不足二十年,秦王变法,自然上行下效,无有阻碍。

然而我蜀国自有国情,岂能一概而论?”

他话音落下之后,径直上前一步,冷冷的盯着蜀王说道:“这满朝公卿之所以至此,难道不正是因为大王倒行逆施,重用奸佞之臣的缘故吗?”

蜀王一巴掌拍在御案之前,猛的从原地站了起来。

这是他人生以来第一次怒目而视,死死的盯着对面的宗伯说道:“孤王倒要看看,九泉之下,尔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宗伯背脊莫名的一寒,但他还是强装镇定的说道:“若我蜀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微臣就算是被祖宗唾弃,也在所不惜。”

大奸似忠,外似朴野,中藏巧诈。

宗伯明明已经起兵作乱,偏偏装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

蜀王虽问心无愧,却无法应对这等厚颜无耻之徒。

他仰天长叹一声,随即“哎呀”一声,径直一头撞在了一旁的壁画之上。

巴蜀信鬼神,蜀王宫大殿的壁画之上雕刻蜀人的图腾。

本意是由神灵监督君王于公卿,使君王于鬼神之前治理国家,不敢因私废公,不敢心怀不轨。???.biQuPai.

然而今日,却是由神明亲眼见证了蜀王之死,由蜀王之血浆,为神明壁画染上了一抹斑斓色彩。

蜀国之太史虽然也是满朝公卿之一员,但是因为太史需要时刻记录蜀王之言行,所以太史与王室更为亲近。

就算是在满朝文武冲上大殿之时,太史也没有逃亡,而是一如往昔一般将自己隐藏于屏风之后,用手中刀笔铭记今日所发生的事情。

“蜀国宗伯与公卿弑其君。”

虽然一共只刻下了十个字,但是却在蜀国的史书之上刻下了刀光剑影。

而这十个字,也为太史一家带来了杀身之祸。

在收殓了蜀王的尸体之后,宗伯与张扬本来想要对蜀人宣布,是王子烈不满蜀王试图把王位传给蜀山姬与白毅之子,所以谋害了蜀王与白毅。

然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注意到了负责记录蜀国史书的太史,也看到了太史亲笔刻录下的十个字。

这十个字代表着王朝过往,代表着蜀国发生一切的真实记录。

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怀疑太史在史书上记录下的一笔,因为这代表着的是,一切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真实。

而每一代太史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笔法,每一卷史册之上都有标记,就算是蜀王也不知晓太史记录文字的笔法是否有所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