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召得柱
眼看着楚国公子已经制止了自己那些狂妄的手下,并且已经有了亲自出面的架势,早就守在城楼之上,只是一直不曾开口说话的函谷关守将召得柱紧接着开口出声道:“秦国致力于替天子卫国戍边,可没有与楚王争霸的想法。 楚世子此言,莫非是有再次寇犯中原之意乎?” 召得柱二十来岁,故召国人士,在召国亡国之后,以奴隶之身参军入伍,历经数次征战,最终以功勋晋升为公乘。 后随秦寿入函谷关,于关中训练军士时被秦寿看重。 有感于其才华,再加上秦寿原本也没想过程侯会死,所以他只是留下了召得柱,并且告知他:“如果程侯归来,要想索回函谷关,你尽管带兵回国便是。” 结果程侯出关之后便再也没能够回来,而其他诸侯也陆陆续续的离开。 召得柱把心一横,心想自己守住函谷关,也算是为秦国开疆拓土了。 所以,他把函谷关上其他诸侯的旗帜一撤,甚至连周国的旗帜都给撤了下来。 便算是正式宣布,从今往后的函谷关就属于秦国了。 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又想起程侯战死,程国的其他城邑也就成了无主之物。 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想法,于是秦寿又将函谷关以西,包括风陵渡在内的城邑统统揽入秦国治下。 随后他得知秦侯已经击退犬戎,如今已经杀到犬戎去了的消息。 心想“现在秦国已经安全了,但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乱,来年若是粮草欠缺,百姓们岂不是要饿死一片?” 他是一个很有抱负与想法的年轻人,虽然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但是他依旧果断下令开放函谷关,同时放出风声,吸引关东的商贾进去秦国经商。 因为秦国重视商贾,并不一味打压商贾的缘故,秦国的商贸环境本就比其他国家要好。 之前因为战争,很多商贾手中的货物被积压,从而失去了大量的利润。 而今秦国边境开放,号召商贾经商贸易,他们自然是要积极响应。 大量的商贾涌入函谷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想要返回故地的逃难百姓。 函谷关的秩序一下子就变得混乱了起来,数次堵塞函谷关的通行。 召得柱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的脑子还算灵活。 军中士卒为了能够迅速行军,会排成一字长蛇阵,以此加快队伍行进的速度。新船说 那么,城内城外的商贾百姓,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排队的方式来通行呢? 在经过初步的尝试之后,他发现其中效果并不理想。 商贾大多有车马,而百姓一般都是徒步而行。 百姓的行进速度慢,商贾车马占位面积宽,双方很容易就会起冲突。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召得柱将车马与百姓进出的道路区分出来,并且派出士卒维持秩序,要求所有往来行人与车马都必须得在规定的位置上排队通行。 同时他还空出了中央的通道,一来是留给那些通报紧急军情的信使,二来是在车马失控之后,还可以有一个应急避险的通道。 同时这个通道还分割了进出百姓车马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极大的方便了函谷关的通行效率。 商贾与百姓都愿意遵守秩序,但是诸如各国诸侯贵族大多皆是不愿遵守秩序。 最开始的时候秦卒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发现这些人往往会得寸进尺,有一些商贾甚至还假借贵族的名义明目张胆的插队。 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召得柱决定遵从秦国一直以来奉行的以法立之。 他提前做出规范,对商贾平民贵族皆一视同仁。 虽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但是也机缘巧合的阻拦了一部分试图回到故地的周国贵族,也算是为秦国杜绝了许多后患。 召得柱是一个有能力,也有胆识的人,他一开口,便直接将想要以势压人的楚公子庄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地。 若是再继续拿秦楚之间的恩怨说事,那便是有不臣之心,若是退让一步,便须得按照秦国的规矩行事,平白弱了楚国的威风,落了楚国王室的颜面。 从头到尾熊庄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挑衅秦国,但是,他想要在回到楚国之后能够重夺楚王的欢心,便须得找出一个由头,让楚国有借口可以对秦国用兵。 而试问天下,又有什么出兵借口比冒犯一国储君更好用的呢! 被召得柱将了一军的熊庄并没有丝毫的担忧,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虽然没有预料到对方该用什么样的借口来反驳自己,但是熊庄心底却是早已经有了另外一个攻击秦国的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