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利诱威逼
在这一刻,伯渠等人已经开始后悔。 作为一个三百年的公卿,伯氏等家族享受太多井田制的红利。 也正是因为300年的积蓄,方才有伯氏等公卿坐视召国存亡的底气。 他们家族之中各有奴隶,门客与钱粮,把这些筹集在一起,至少能够筹备三千死士与数十万石粮食。 如果当初他们全力帮助召恒,有这些死士顶在前面,再配合一些普通士卒作为辅助,哪怕秦军悍勇,也不至于一战击破召国。 只要召国不灭,他们依旧还是召国权倾朝野的公卿。 然而他们舍不得自身的财富,不愿意与国家共同承担风险。 而今国破,他们倒向秦国,却并不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富贵与权势。甚至,连他们握在手中的一些权力都将被收回。 想要翻脸,结果发现秦人的力量足以碾压他们这些公卿联盟。 在秦国君的强势镇压之下,他们根本无从反抗。 眼见着秦寿的回绝之语,伯渠一下子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他心有戚戚地向着秦寿一拱手,而后叹气道:“君上既已心意已决,吾等便先告辞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秦寿却是又突然间开口说道:“寡人之国策,乃是为了秦国之安宁。城中国人与诸公,都是主动投向寡人之顺民,寡人也不好太过于苛责。 诸位先生若是愿意献粮,寡人可以根据所献粮食之多寡,分别授予我秦国之爵,诸位先生可以考虑一下。”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率先起身转入后堂,只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召国公卿。 这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卖官售爵,如果在大一统的时候使用此策,无异于是饮鸩止渴,可谓是亡国之道。 然而此时秦国初立,缺钱,缺粮甚至还缺人。 这里缺的人是指读过书的士子,缺的是让百姓信服的贤能之士。 受限于时代的不同,百姓自身认知的不同,这个时代治理地方,最有效率的实际上还是当地人。 一来是风俗习惯不同,二来是当地百姓容易抱团,外来者根本扎根不进去,很容易被抱团排挤。 眼前这些召国的公卿,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召邑的一个大氏族。 他们有粮,有人,只是缺少权力。 秦寿有权,但是缺粮缺人。 双方相互合作,是必然的事情。 然而秦寿了解历史,知道一个国家的毁灭,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土地兼并开始的。 土地兼并最先苦的是百姓,最后苦的是君王,其他历史演变过程出现的公卿,世家,勋贵,地主等等,都是土地兼并的获利者。 以至于出现没有千年王朝,只有千年世家的言论。 然而最可笑的是,这些明明是土地兼并获利者的势力,最终也因为土地兼并的红利而消亡,最终大多隐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秦寿为开国之君,订立国策之时,能够想到最佳的方案便是国有私营,既可以保障耕种者的劳动报酬,又可以保障国家的税收收益。 再结合秦国现有的勋爵制度,也可以保证勋爵之家的利益。 如果一开始就是如此,本不至于有这么多矛盾。 但是召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公卿早已经享受过了土地私有的红利,又怎么会愿意主动的把它交归于国家。 双方的矛盾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伯渠甚至已经想好了,等回去之后便联系所有公卿,所有人都紧握手中粮食,不信秦国君最后不就范。 但是秦寿最后的一句话,却是在所有人的心底都扎下了一根刺。 秦国接受献粮授爵,代表着只要愿意妥协,这些公卿依旧可以在秦国拥有自己的势力。 并且在授予官爵之后,很有可能还是会被留在召邑任职。 如此一来,如果先行前往献粮,那么很有可能会成为秦国君树立起来的典型,获得丰厚的报酬。 伯渠心底都有些意动,但是随后他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回去——” 而后他毫不犹豫的厉声呵斥了一句,吓得在原地发愣的众人打了一个哆嗦。 此时他们方才回过神来,急忙跟随着伯渠一同离开。 伯渠并没有让所有人离开,而是把他们再次召集到了自己的府邸。 “秦国君如此坚持,来年各家的土地并不归各家所有,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刚刚分宾落座,一名召国大夫便忍不住叹气询问。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名大夫则是将心一横,咬牙开口说道:“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