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错就是有点费丈母娘(求月票)
燕云十六州这个无数代人近二百年的巨大遗憾,就凭他以前所取得的辉煌的战绩和战功,他的后半生完完全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美美地睡大觉了。
如果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成功了,那赵佶可就是执导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正剧。
历史上,是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失败了,才意外地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
而这一世,跟历史上一样,赵佶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又失败了,唯一不同的是,这并没有演变成民族灾难。
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这固然有王黼、童贯、蔡攸等人犯下的一系列错误的原因,但赵佶作为主要决策人理应承担主要责任。
公平公正的说,赵佶他看到了历史机遇,但他却没能把握好历史机遇,而且他犯下了许多低级错误:
像御笔埋祸端。
像给了童贯“巡边三策”。
又像政策失民心使燕云地区的胡儿对赵宋王朝很怨恨、重用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还让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守卫赵宋王朝的边疆、以及给了李存伐宋的把柄等等错误。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错误决策,将赵佶与他的大臣们推向了历史的审判台。
但是——
在赵佶看来,他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也是让他真正输得一败涂地的还是,他匆匆禅位给赵桓。
当时,赵佶以为这样做,或许乾军就会停止进兵。
可结果证明,赵佶真是想多了。
假如清楚的知道逃去陕西才能保全赵宋王朝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赵佶,不匆匆禅位给愚蠢、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又没有施政经验根本掌控不了赵宋王朝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的赵桓,乾宋之间肯定不可能这么快就分出胜负。
可是,历史的车轮有时候就是在一念之间改变了运行的方向。
赵佶并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也不是一个勇于迎接挑战的人,面对李存伐宋的指责,面对朝廷大臣的施压,他匆忙禅位给赵桓,希望自己的儿子给自己善后,他自己则选择了逃避。
而赵桓继位以后,在主战与主和大臣的斗争过程当中,在支持主战与支持主和当中反复横跳,使得赵宋王朝输了个一干二净。
不仅如此,赵桓这个大孝子还全盘否定了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决策,将王黼、童贯、蔡攸、粱师成等大臣予以处死,将赵佶软禁于龙德宫中,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件事遂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胜者王侯败者寇。
赵佶将一个历史机遇运作成了一场历史灾难,他应该接受历史的审问与批判。
但有时候梦醒时分,赵佶也忍不住去想,他如果不是匆忙禅位给赵桓,他与赵宋王朝是不是就不会是如今这样凄惨又耻辱的下场?
老实说,赵桓将赵佶软禁在龙德宫中,赵佶虽然很伤心,但他却不怨恨赵桓,因为那的确是一个有野心、有报复的帝王会有的选择,就像李世民。
可问题是,赵桓只有李世民的心,根本没有李世民的能力。
在赵桓的主持下,赵宋王朝彻底输掉了跟大乾王朝斗的资本,包括赵佶在内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除了赵构以外,也被李存一网打尽。
赵佶这才对赵桓失望透顶,甚至心生怨恨!
不久之后,赵构建立了西宋。
赵佶难免又把希望寄托在他原本不喜欢也没有重视过的赵构身上。
赵佶当然希望赵构别跟赵桓那个大孝子一样,是一个真正孝顺的好孩子,能把他这个老父亲给救出去。
这是人的求生欲,人之常情。
但同时,赵佶其实也做好了牺牲或是为赵宋王朝殉葬的准备。
说真的,如果赵构因为想要战胜大乾王朝而不救赵佶,赵佶会很欣慰,甚至会康慨赴死。
可赵构跟赵桓一样,也只是因为怕赵佶复辟抢走他的皇帝之位,才不救赵佶的。
关键,赵构跟赵桓一样,只能耗子扛枪窝里横,对自己这个父亲严防死守,却也是昏招连连,将最后一点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也输给了李存,彻底终结了赵宋王朝二百年的基业。
赵佶对赵构也失望透顶,也怨恨不已!
此刻,见赵桓和赵构狗咬狗,相互指责,甚至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想将自己的责任甩给他这个老父亲。
赵佶彻底绝望,觉得不是李存灭掉他们赵宋王朝,而是老天灭掉赵宋王朝。
老天不仅给了他们赵宋王朝一个李存这么可怕的敌人,还给了他赵桓和赵构这样的废物儿子,这让赵宋王朝怎么继存?
赵佶又看了看赵楷等其他儿子,然后在心里摇头。
赵佶知道,就算当初他将皇位传给赵楷或者别的哪个儿子,也肯定斗不过李存,他的这些儿子比李存差太多了。
连赵桓那样的蠢货都知道用这几年时间对之前影响他一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