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节 养不熟的白眼狼
胡人善战,民风彪悍,只有强壮的婴孩才能活下来,马背上生马背上长,来去如风,骑射天下无双,若非朝廷把持盐铁专卖,严禁铁器流入胡地,他们早就长驱直入,大肆掳掠中原膏腴之地。邓去疾年轻时曾在边关与胡人交战,深知他们的可怕,缺少铁器,胡人只是少了爪牙的群狼,朝廷精兵足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如今叛军与胡人勾结,私自输入铁器,饮鸩止渴还是温和之辞,讲得严厉一点,就是利令智昏,祸国殃民。 但在淮王跟前,他不动声色,深深掩藏起担心和杀意。 淮王亦非无智之人,摇首道:“盐和茶叶都无关紧要,至于输入铁器……岂不是把刀柄授予敌人?养不熟的白眼狼,令师难道不清楚胡人的本性?” “胡人性如虎狼,单单输入铁器确实不妥,关键是盐与铁器同时输入胡地,足以遏制胡人的野心。”郭传鳞终于揭开了底牌,说动淮王只是第一步,证明韩兵是棋局上至关要紧的一枚棋子,不容有失,无可取代,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用意。 见证一个大时代缓缓拉开帷幕,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机缘。 淮王笑了起来,他知道郭传鳞接下来所说才是关键,韩兵葫芦里卖什么药,他还真有些好奇。他挺直腰板,破天荒说了句:“愿闻其详。” 郭传鳞从怀里掏出一白一黄两个纸包,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两包盐。白的那包是上好的精盐,色泽晶莹,颗粒细腻,黄的那包是喂牲口的红土盐,赭红相间,夹杂着草茎和泥土。他解释道:“输入胡地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给人吃的精盐,咸味纯正,价格也较贵,另一种是喂牲口的红土盐,泥沙混杂,价廉物美,只相当于精盐售价的三四成。据胡人说,喂牲口不能用人吃的精盐,必须用红土盐,红土盐中含有某种草料缺乏的东西,谁都说不清是什么,但牲口吃了精力充沛,产崽多,成活率高。牲口对盐分的需求远大于人,所以胡人多购红土盐少购精盐,花费大致相当。” “嗯,继续说下去。”淮王还是第一次听说牲口和人一样需要吃盐。 “恩师精通药理,在红土盐里加了一味药,主料是木须草,另外还有七八味辅料,略带苦涩,人误食没什么影响,只对马匹生效。胡人的马吃了加药的红土盐,一开始没什么异样,时间长了会上瘾,一天不吃红土盐,就性情暴躁,不听使唤,日子久了骨软筋酥,跑不动路。” 淮王与邓去疾对视一眼,暗暗心惊,他们猜到韩兵是如何制约胡人的了。 “输入胡地的红土盐量入为出,量胡人马匹所‘入’为‘出’,严加控制,绝不容许他们囤积。如若胡人敢不听号令,停断红土盐,不出十天,他们就只能靠两条腿走路。没了马匹,胡人就是一群废物,骑惯马的罗圈腿,哪怕有再多的铁器,也不足为惧!” 淮王道:“胡人中不乏机敏之士,难道他们就没有提防?” “木须草的药性霸道,红土盐见效极快,等他们有所察觉,已经太迟了,马匹一旦上瘾,至死难戒,不食红土盐,又萎靡不振,产子稀少,这是无解的绝户手,人力无可挽回。”郭传鳞没有把话说死,人力无可挽回,仙凡殊途,胡人中若有大神通的修道士,未必找不出破解之法。 淮王由衷感叹道:“好心计,好手段,本王自叹不如!朝廷这么多年的心腹大患,用一包红土盐就能斩草除根,真该好生学学!” 邓去疾凝神细想,越琢磨越觉得此计乃是“阳谋”,卡住胡人的喉咙,生杀予夺,不容反抗。他素来慎重,插言多问一句道:“郭教头可是亲眼见过红土盐的效力?” 打动淮王,打动邓去疾,韩先生交托的事就成功了大半,郭传鳞笑道:“邓将军如有疑虑,不妨拿这包红土盐去试上一试,虽然量不多,用来喂幼马也足够了,三五顿就能见分晓,若是壮马的话,大约要十来天工夫。” 淮王起身道:“邓将军,兹事重大,不可不慎。” 邓去疾会意,把盐包收起,咳嗽一声,道:“郭教头,空口无凭,如若赵伯海真能大破淮军,韩家灭门一案,吾可追查到底。” “多谢淮王,多谢邓将军!”郭传鳞松了口气,喜形于色,扮足了尊师重道的戏份。 邓去疾道:“天色不早,江都大营耳目众多,不宜久留,你且回转扬州,日后魏通判会自会联络你,有什么为难之事,不妨与他商量。强龙不压地头蛇,扬州知府……毕竟隔了一层,此人热衷仕途,不可轻信。” 郭传鳞心中一凛,没想到魏通判竟然是邓去疾的人,果然,邓去疾经营江都大营十余年,早把扬州城视作囊中之物,不知掺了多少沙子进去,根深蒂固,看来从一开始,他们就清楚贺知府与韩家的关系,只怕连韩府“莫须有”的谋逆罪名,也看得一清二楚。他猜想,淮王和邓去疾当是韩家灭门惨剧的知情人,之所以听之任之,只字不提,是因为凶手的来头太大,若无足够的回报,宁可置身事外,又或者,凶手的来头大到连淮王都不敢招惹,唯有改天换地,登上九五之位,才有翻案的机会。 淮王无意再谈下去,邓去疾使了个眼色,邓茂会意,将郭传鳞送出中帐,往营盘外行去。 日上三竿,营盘内巡哨往来,直如战时无异,郭传鳞轻轻咳嗽一声,问道:“适才淮王立于账外聆听,片羽不落,鸟虫不惊,轻功着实了得,不知是从何处学来的?” 邓茂脸色有些古怪,闷头将他送出“风字营”,临别才说了句:“淮王何等尊贵,哪犯得着去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