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你们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
殿内安静极了。
朱由检赚钱是把好手,就现阶段的内务府,名下就有着不少优质资产。
每年能够创收很多,可朱由检花钱也是把好手啊。
鉴于这等特殊的境遇,使得内务府的很多官员,其实是叫苦连天的。
压力太大了,往往是朱由检一句话,就会有一批人忙的团团转。
错非是朱由检给的待遇好,给的晋升空间大,就这般压榨内务府的官员,叫他们整天背负很大压力,只怕有不少人都选择上疏请辞了。
“内务府虽说是总揽宫廷事务,可是朕却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事情,叫外朝的有司衙署去办,不是找这个理由推诿,就是找那个理由搪塞。”
朱由检看向钱肃乐他们,“大明官场的吏治整顿,不过是刚刚开始。
许多堆积的问题和顽疾,并非是朝夕间能够解决的。
何况从内务府创设至今,外朝对你们的存在,其实争议性是不断增多的,觉得你们就是朕的幸臣。
不过朕却不这般看。
都是大明的官员,难道在外朝有司任职,就比在内务府有司任职,要高贵吗?
压力谁都有,朕也有,这些时日忙于各项政务,军务,就一直待在乾清宫。
可是朕想问问诸卿,你们辛辛苦苦做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叫旁人议论呢?”
叫外朝的文官群体,与内务府的文官群体,相互间对立起来,竞争起来,这是朱由检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管是在哪一层面,失去竞争性,就会失去源动力。
大明文官群体的问题,之所以接连不断的爆雷,就是他们所执掌的权力过重,没有相应的制约和监察。
在维新变法的初期阶段,没有正式宣告结束前,朱由检要保持这种竞争性。
以确保两套文官班底,都能达到为他所用的目的。
“都好好的想想吧。”
朱由检眼神坚定道,“你们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朕知道近期做的事情,的确是有些多。
叫内务府的压力很大,特别是内帑财政的压力,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朕做的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是想让大明社稷更好。
难道遇到些问题和压力,我们就要选择退缩吗?”
大明维新派的规模扩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适合变法初期阶段的,不代表适合变法中期阶段的。
适合变法中期阶段的,不代表适合变法后期阶段的。
哪怕是前、中、后期阶段都逐步落实,大明还会有更新层面的变法。
所以朱由检要培养出一批批的人才班底,以确保在不同时期下,能有相应的人才顶上来!
清晨的乾清宫,带着几分寒意,朱由检盘腿坐在罗汉床上,批阅着几封军机处呈递的奏疏。
其一,此前平叛宁夏卫的京营精锐,已踏上返京的归途。
其二,九边重镇擢授职官。
其三,辽东督师府所呈参战军报。
其四,东江镇所呈参战军报。
其五,所筹东海水师,各处水师奉旨军报。
其六,京营换装呈报。
处在大明这一时期下,就必须要忍受时效性递减的弊端,毕竟这和后世是不一样的。
同一件事情,想从京城到所达区域,再得到相应的回函,是需要时间去等待的。
就像相隔千里之遥的辽南前沿,各处战场出现任何情况,朱由检就算想知晓些什么消息,至少也要等上两日。
甚至途中若是有所耽搁,这个时间就要更久一些。
想要在大明治下推行维新变法,除了要分批次的培养人才,不断壮大维新派的规模。
还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一些政策性的部署,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甚至会扯皮。
倘若脱离了这一现实,去一厢情愿的做某些事情。
那么换取来的结果,就像是没有跟脚的浮萍,风一吹就散掉了…
“皇爷…该进早膳了。”
此时,王承恩低首走上前,对朱由检作揖道,“您昨夜入寝就已经很晚……”
“端过来吧。”
朱由检头也没抬,继续忙碌着。
“奴婢遵旨。”
王承恩作揖应道,随后就面对着朱由检,缓缓向殿外退去,不过还没退下,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