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对策
沈烈目光幽幽,在冯保和张简修耳边徐徐道来:“如此看来,我等要动这贾冕十分不易,不过沈某倒是有个办法。” 顿了顿。 沈烈轻声道:“其一,我等当奏请陛下颁下旨意,从各地调粮平抑粮价,以解燃眉之急。” 闻此言。 冯张二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对!” 从各地调粮,这确实是当务之急。 如今地震,旱灾一起来了,设立在通州一带的常平仓又烧了个干净,今年夏天的粮荒已成定局。 若厂卫和内廷撒手不管,便只会苦了百姓。 肥了奸商。 更不能因为常平仓的被烧,影响了戚帅在密云大营的边军整训,以及宣大那边李如松,马林对鞑靼人的用兵。 事关重大。 拍了拍桌子。 沈烈狠声道:“绝不能让这京城里的粮商沆瀣一气,趁着这场大火哄抬粮价,制造恐慌……” 冯张二人又点点头。 这一幕却显得十分嘲讽,读书人口中十恶不赦的厂卫内廷,却在为了飞涨的粮价操碎了心。 而满口大道理的大人们却在发着国难财。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沉吟着。 冯保先点头道:“去岁风调雨顺,天下大熟,湖广,山东,河南各地仓储中存粮充足,就近调粮入京应是轻而易举。” 他赞赏的看着这个晚辈。 说起来去年…… 沈烈出奇招,用几十万只鸡鸭鹅大军治理蝗灾,将草原来的蝗虫群牢牢阻止在京畿一线,让两淮,中原,山东免受蝗灾。 到如今。 各地开始反哺京城。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一旁。 张简修却惴惴不安道:“可调粮进京这法子……只能解燃眉之急,非长久之计。” 沈烈皱眉。 又点了点头。 想到了这京畿之地居住的百万人口,每日消耗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倘若大小粮商沆瀣一气,抱起团来…… 非要和朝廷作对又当如何? 沈烈头大如斗。 到此时。 沈烈才明白当年张居正,冯保,李太后以及万历皇帝接收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从嘉靖中期开始,随着执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海禁制度崩坏,倭寇入侵导致民间纷乱四起,朝局失控。 江浙,秦晋,苏,鲁,安徽…… 各地士林集团纷纷崛起,以大量资本入侵各行各业,开始鲸吞天下财富,以至于党争四起。 从此大明进入了一个资本失控的疯狂年代,大明出现的可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大明…… 创造了资本主义! 弄不好。 最先创造资本主义和议会政体的荷兰人,以至于后来的犹太人,大不列颠儿,都是在与大明通商的过程中。 偷学了大明的一整套制度! 毕竟那些西洋列强的制度和大明,简直一毛一样啊! 可是。 沈烈在心中疑惑了起来,咱大明和后世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大英相比,到底差了点啥呢? 咱大明的天子也不比大英女王差呀,咱明军名将如云,打的同时代的欧洲强国荷兰人,葡萄牙人,乃至于东瀛人哭爹喊娘。 这战斗力也不比大英龙虾兵差呀。 可为啥人家欧洲列强,从荷兰到西班牙,再到日不落,美利坚,霸权一个接一个的建立。 咱大明却为何落到了亡国的地步? 不应该呀。 沈烈苦思冥想过后,那困惑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明,或许咱大明差了点无耻,差在了精英阶层的集体堕落…… 还差了个军情六处。 又是一阵沉寂过后。 冯保幽幽叹道:“势大不可制也。” 这位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三朝元老,揉着自己花白的鬓角和太阳穴,此时格外的痛苦。 他说的是张四维。 “这老匹夫……” 这大奸大恶之徒。 在内阁次辅的位置上整整隐忍了十年呀! 只怕是。 早已经党羽遍天下了。 气氛有些沮丧。 可沈烈却很快抖擞起精神,冷冷笑道:“冯公不必忧心,咱们厂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