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而且做这么一坛醉蟹实在费工夫,得捕捞、清洗、腌制,最后入坛,若单做这么一坛就得耗时半月。”
话落,众人窃窃私语。
“这么薄的利,还怎么做?”
“是啊,这买卖铁定是亏的。”
“而且还得投入许多人力物力,显然有吃力不讨好。”
苏绾听了会,继续不慌不忙口:“各位,若说这么道醉蟹钳,每月能有万贯盈利你们信不信?”
众人惊愕了下,继而又始交接耳起来。
“一两银子一坛的醉蟹,利薄至两成,她哪里来的底气说一月赚万贯?”
“那可是万贯啊,一年就是十万贯得卖多少醉蟹钳?”
“旁的不说,渔业也就捕捞春秋两季,哪有那么多蟹给她捞去?”
“年轻人做事说话还是太轻率了些!”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连姜静媃也不解,她问:“苏姐姐,你且细细说说,这小小的醉蟹钳为何就能月挣万贯?”
苏绾却平静地问:“陈世伯,若以这坛醉蟹钳大量制作,每月以五万坛卖向全国各地,按两成利算,可有万贯利钱?”
陈世伯:“自然。不过,适才苏姑娘也说了,制作这么一坛醉蟹钳耗时耗力,如何能每月做出五万坛?即便你有这么多人力,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多的蟹给你当食材。”
“陈世伯这个问题问得极好!”苏绾站在大堂中央,自信地看向众人:“这便是今日要跟你们说的招商一事。”
她说:“就以醉蟹为例,们津阳县计划人工养蟹,然后设醉蟹作坊,养殖、腌制等等每一个环节分工劳作,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大量供给。”
“至于销量也不必惊讶,所有美食制作方子秘不对外,全国乃至整个中原也们津阳县有醉蟹钳。再精心宣扬一番,们津阳县的麻辣醉蟹必定能卖向全国各地。”
这就是产业链的事了,渔业做成产业链,至航运、养殖、作坊,下至零售买卖,每个环节都能挣钱,都能招商。
津阳县麻辣醉蟹钳的名声一旦打出去,别的地方即使出现仿制品却也无力竞争。
而这仅仅是渔业,若是茶业、矿业也如法炮制,整个津阳县的经济可不得了。
做大做强,做成产业链,做成全国标杆富裕县。这才是苏绾的目标。
苏绾接着说:“从渔业养殖到加工,到运输,再到各地门面铺子售卖,每一步都是可挣钱的部分。在座的都是商人,不必多说想必也清楚这其中能有多少市场有多少利。而这些,也正是们津阳县对外招商的东西。”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陈世伯越听越精神振奋,听到最后满目发光,未等苏绾说完,他立马道:“苏姑娘,陈家愿给津阳县出钱修路,可否这醉蟹钳生意交给?”
他话落,立马又有另一人道:“祖就是养鱼的,养蟹没人比更懂,苏姑娘可否让经营这个?”
“也是!手有数十家作坊,可在的津阳县设。作坊生产和打理没人比更在行,苏姑娘可放心交与。至于修路的钱,你且说来,要多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时间,堂中众人竟是纷纷抢着要给钱修路,生怕抢不到这渔业生意的机会。
云苓欢喜,一人发了份契书:“大家别急,且看看这份契书,若是觉得合适,后续的事可细细详谈。”
见此,苏绾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她转看向坐在首的陆安荀,却正好撞他欣赏的目光。
苏绾对他眨了下眼睛:看厉害吧!
陆安荀骄傲地笑了,动端了杯茶给她。
“你有这法子为何不早说?得此妙计,津阳县修路指日可待。”
“修路算么。”苏绾笑:“等着吧,接下来还有重戏,没准让你把航运和水渠也一起修了。”
“是么?”陆安荀问。
“暂时不告诉你,你且等着看就是。”
谁也不知道苏绾口中的“重戏”是么,次日一早,苏绾神神秘秘地了封信送至东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