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干活
自打夏玉梅去了一趟县城接孩子未果后,在就再没提起这事,每天让自己闲不下来。 不是在收黄鳝就是在家洗衣做饭搞卫生,要么就是给扎根田地里的孟国强送吃的送喝的。 随着农忙的到来,村里来送黄鳝的人就不多了,但除了本村还有好几个邻村的人来送黄鳝,总体上每天数量都能维持个一百来斤。 在沿河村这些日子,夏玉梅用不着做什么重活,每天生活都是有盼头的,心情自然好,胳膊恢复的也快。 到了农忙的时候,夏玉梅胳膊恢复的差不多,也开始下地帮孟国强的忙。 孟春桃则是省城家里来回的跑,去省城卖黄鳝,回来的时候再带些油渣。等农作物收割好了,就得晒谷还得给田地翻新施肥一下,孟春桃的油渣这时候就特别的好卖,毕竟能给地里施肥还比正统的尿素肥料便宜。 要不是省城实在太远,就凭这个油渣火爆市场,她都想每天来回跑两趟。 虽然没跑两趟,但孟春桃也由一开始的三百斤油渣变成了五百斤,都堆在自行车上都快比她人高。 要不是已经到了自行车的最大承载力,孟春桃还想载更多些。 这些油渣,孟春桃不光是在本村卖,还骑车到附近村子去兜售,兜售成果是喜人的,钱包也是快乐的。 农忙时节,每家每户都忙的团团转,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三个人份的去干活,自然也都没时间去说八卦,也没人关注村头西侧知青所两人的高考。 这段时间,孟春桃的黄鳝还卖进了省城的国营饭店里,多了个供货渠道,她每天零售的压力骤减。 说起来,她能打开国营饭店的供货渠道,还得多亏这公安宣传加强防范流氓的事情,而省城里不少人都知道孟春桃是这事件的女主角。 也有不少人专门为这事跟孟春桃取经,她也一点没藏私,将肚子里的私货毫不犹豫的贡献出来。 说来也巧,有个专门来请教的人,家里有个亲戚就在国营饭店里上班。 得到孟春桃无私的教学,她也发力帮忙,让孟春桃的黄鳝卖进了国营饭店里。 这时候大部分都是讲究人情关系的,有了熟人基本上都是好办事的,比如李言英的外甥刘善明。 要是没有李言英这条线,她想将黄鳝卖进黄河饭店,恐怕也是得要费一顿功夫的。 能够将黄鳝卖进国营饭店,孟春桃很高兴,想要请那人吃顿饭,可却被人婉拒。 孟春桃也不强求,回头又买了些礼送了过去。至于在国营饭店里的亲戚,自然也逃不过孟春桃送烟的糖衣炮弹。 送东西归送东西,孟春桃家的黄鳝品控一直是没掉线的,自然也能得到国营饭店的验收标准。 剩下来的事情就很自然了,过称收钱。 到了农忙时节,孟春桃的存款也到了小两千,具体她想要干别的事业愿望又进了一步。 这段时间,董家的人搬离了家属院,搬到了一个又破又旧箱子里的公租房里。 环境嘛,自然是没办法跟家属院里想比的。 六口人挤进一个逼仄的房间里,吴老太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平时吃喝拉撒都得董大汗跟两个女儿负责。 这样逼仄的房间,一个月下来的房租还有水电费之类的,总共得8块钱。 还没算上平时吃的米油盐之类的,酱醋调料那是不必在想了,拢共下来一个月也得要十块多的生活费,加上房租水电费一个月下来快要小20块。 董武亮每个月是有30块退休金的,现在家里的全部资金来源都在他的退休金身上。至于吴老太身上的伤,在公安的调解下,朱家赔了一百块了事。 原本董家是有些家底的,但随着赔了夏玉梅一百块,还有之前其他的开支,现在董武亮手里也就只剩不到两百块钱了。 钱不多,董武亮也起了歪心思想要继续闹事要钱。 可到底是少了吴老太这个战斗力极强的人,董武亮和董大汗都是爱面子的人,根本就闹不起来。 再者,他们也闹过一次,结果朱家的人二话不说直接报公安了。 结果什么好处也没捞到,还被进去教育了一顿,他们也就歇了这份心思。 少了夏玉梅这头老黄牛,董大汗和两个女儿每天都得干不少的活,除了洗衣做饭,还得照顾躺在床上的吴老太。 一开始这事包揽在董大汗身上,可时间一长,他也就烦了,将这事交给两个女儿。 董招娣和董念娣也因此被迫退了学。 退了学她们时间多了,董武亮就让董招娣和董念娣在家没事糊纸壳,但收入仍比不上从前,生活质量也因收入大缩水而下降。 以往作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