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不失为富家翁
大夏的绝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北方,都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江南的粮食产量,为什么远高于其他州道。 正是因为,江南的气候和土地都是得天独厚,除了春种秋收之外,还有冬小麦,可以一年两熟,也就是所谓的两季稻。 这两季稻,在许多人看来已是极其夸张,垂涎三尺。 却没想到。 南洋这种地方,居然可以一年三熟。 也就是说。 同样是一亩地,亩产量是大夏普通农田的三倍? 就算种出来的稻米,味道不佳,那又如何? 对于饿极了的灾民来说,树皮草根都能吞下去,饿极了的话,甚至连观音土都吃。 何况,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大米! 这一下,大臣们对秦昊,彻底心服口服了。 本来,秦昊开海禁,下南洋,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天文数字。 许多大臣虽然嘴上不说。 但是,他们心里面,却都认为皇上平定南洋,完全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哪怕。 一艘艘宝船,从南洋运回来大量的珍珠玛瑙,还有香料,依然改变不了他们这根深蒂固的想法。 毕竟,无论是珍珠玛瑙,还是香料,都是一些奢侈品。 说白了。 看似价格极高,实则是物以稀为贵。 除了让一些人,去彰显自己的身份之外,这些奢侈品又有什么用呢? 真到了天下大饥的年景。 这些奢侈品,到底是能吃,还是能喝? 然而。 这一次苏放却从南洋,带回来了如此多的粮食。 此举让满朝文武,陷入到深深的震撼之中。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未必只靠粮食计算。 但是,粮食越多,人口就越多,交的税赋也就越多,国力自然就越强。 南洋若是年年都能产这么多粮食,那么崛起是必然的事。 幸好。 皇上未雨绸缪,提前一步,布局南洋,将其牢牢掌控在手掌之中。 否则,南洋崛起,谁也不知道,南洋诸国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出云,成为大夏的阻碍。 现如今,十万靖海水师驻扎南洋,就算南洋诸国有异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太好了!” “有了南洋的这批粮食,赈济灾民,轻而易举。” “南洋侯立下大功!” 大臣们得知实情,都是满脸喜色,不由笑了起来。 苏放谦逊道:“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安排!买粮食用的银子,也是皇上的内帑!若说功劳,也是皇上的功劳!” “微臣不过是帮皇上跑跑腿罢了,不敢居功!”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致远这一众江南士绅,得知苏放从南洋带回来了大批粮食,一个个哭丧着脸,犹如末日临头。 本来,他们仗着手中有粮食,自以为能够跟皇上讨价还价,减轻自己的罪责。 结果,皇上来了一招釜底抽薪,直接绕过江南,从南洋调粮。 这一下,江南士绅手中的底牌,彻底作废。 皇上再无后顾之忧,要杀要剐,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诸葛云开口道:“皇上,粮食的难题解决,那这些江南士绅...当如何处置?总不能,就这么杀了吧?” 秦昊道:“朕今天心情好,就网开一面,饶了他们的死罪...” 闻言。 江南士绅心头大喜,连忙跪地,感恩戴德:“多谢皇上不杀之恩,多谢皇上...” 秦昊冷笑道:“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了!死罪难免,活罪难逃!不过,你们先回答朕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南洋如何?” 南洋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士绅们都是一怔。 他们第一个反应,南洋是什么垃圾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别说是南洋,就算是这繁华的京师,在士绅们看来,也比不上自己的老家苏杭。 苏杭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 南洋有什么? 当然,这些实话,士绅们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直言。 他们只能满脸堆笑,违心道:“禀告皇上。草民觉得,南洋可是一处宝地啊!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而且土地肥沃,能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