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途中
和风日立
上午,姜思乐刚从驿馆醒来,匆匆洗漱,吃了早食后,又急匆匆的上了马车。
车队像是乌龟一样缓慢的前行着。
一般到了晚上,若是附近有城镇,就会疾驰到城镇的驿馆歇息。通常前行探路的卫士,已经通知完驿馆做了准备。
但若是周围没有城镇,或者城镇过远,李将军就会选择就地安营扎寨,待到天亮之后继续出行。
经历了坐马车——到驿站——坐马车——就地安营——坐马车…如此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快接近出发之后的第一个大城镇,那是姜思乐的封地之一:江州。
江州,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是最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之一。
江州还有一大特产:江州士子。
在朝堂之上,江州的官员占的比重并不少,其中职位最高,最为显赫的便是,当今的户部尚书刘璠,这位大人可是掌管这天下钱粮。
江州士子多才俊,不愧是人杰地灵之辈。
在绿枝的诉说中,姜思乐对于第一个旅游景点:江州也是十分期待。
中午队伍停顿休整时,姜思乐便下马车,跑到升为骠骑将军的李彦成身边问东问西。
李彦成无奈的诉说起,他曾经路过江州的见闻,比如什么‘江州富豪一掷千金博美人一笑’‘江畔的听风阁有前朝著名李姓诗人的题诗’……
不光姜思乐与绿枝主仆二人听得津津有味,坐在旁边的壮士们,也都伴着李彦成口里的八卦巴拉着午饭。
说到兴时,那坐的不远处的黑脸壮汉就开始啪啪的鼓起掌来。
这让李彦成又好笑又无奈,催促着众人赶紧上路。
他们这一行人是真的多。
光是姜思乐的随身侍从便有九位宫女、十二位太监,加上姜思乐与绿枝,便有二十三人。
但不光如此,还是护卫,而且是三队不同首领不同来路的护卫。
人数最多的便是李彦成率领的和亲使团的卫士,他们多是由京营和禁军抽调的,总共有两百人。
别嫌弃这两百人少,这些人会跟着姜思乐生活在青夷,听从她的指挥。最后完完全全会成为姜思乐的私人部队。
第二队便是太子在临行时送来的四十五位壮士,这些人也是会随她到青夷。
并且由于这些人多是家奴,忠诚性非常高。
就算是姜思乐让他们去砍了青夷单于的头,他们也不会犹豫。
最后一队是青夷的骑士,有一百人。这是青夷派来护送的卫士,但姜思乐想,多是怕她半路死去,拿不到那七个州的金银。
这群骑士的领头人叫做阿义时,也是个冷冰冰的汉子。
在路上时,姜思乐曾经示意绿枝找这人搭话,探听些底细出来。
可这人就跟个木头似的,只会冷哼。偶尔看姜思乐的眼神,就像她是什么红颜祸水一般,不仅瞧不起,而且避之不及。
“真无趣……”姜思乐嘟着嘴,百无聊赖的掀起马车上明黄色的窗帘,看着那外面千帆一律的树林。
“殿下忍忍吧,到江州也不过就一日的路程了。”绿枝拿出些零食,多是早就准备好的肉干、柑橘。
这一路走来绿枝也是累的辛苦,姜思乐不信任其他人,莫说伺候了,近身都不得。
那太监宫女都被安排到了最后面的马车上,所以平日也看不得人影。不过想想也知道,待遇不会很好。
现在姜思乐不管走到哪,都要绿枝陪着。绿枝对着马车无奈的笑了笑,真是甜蜜的烦恼啊~殿下真是倚重我!
一匹棕色的马行到了马车旁边,姜思乐一抬头,就看到,正是那个讨厌的阿义时。
姜思乐摆过头去,放下帘子,正不想理他。
突然前面的马车停了下来,还传来了吵闹的声响。
摇摆的窗帘依稀可以看到那匹棕马加快向前驶去。
马车上的姜思乐也蹙起细眉,有些担忧:“你去看看。”
绿枝听话的下了马车,不一会又回来说道:“前面有人围着车队乞讨呢,被李将军赶回去了。”
“行乞?”
“对,而且人数还不少,看样子得有个一百人。也就是靠着人多势众,才不要命敢拦咱们的马车……”绿枝气愤的说道。
姜思乐脑筋一动,便感觉不对。“这么多人?可人人都说,江州可是鱼米之乡?这一两年又没有天灾,怎么弄出这么多个乞丐来?”
绿枝在这方面说不上话,只能猜测道“许是没有了营生?”
姜思乐掀起马车的门帘,跳了下去,绿枝也慌张的跟了下来。
二人走过前面的几辆马车,便看见李彦成和那个阿义时正在驱赶伸着手行乞的乞丐。
姜思乐一看,那哪里是什么乞丐,简直就是一堆披着人皮的骨架子。他们不论男女老幼,都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