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妻来七班上学了!” 气氛顶到这了,班里毫无意外地再次掀起一阵哄笑。 显而易见的事实让在七中持续好多天并且愈演愈烈的谣言在林望野转学过来这天于七班内部不攻自破。 林望野本就有长相优势,性格好会来事儿再加上乌龙事件作铺垫,直接让他以极快的速度在这个课间融入了这个班集体,没有半点初来乍到的违和感。 坐在话题中央,陆成轩倒是依旧我行我素,全程旁若无人地做题,没有参与讨论。 下节是历史课,林望野擅长的科目。 历史不同于政治,区区20年前后,所学的内容基本不会有什么差异。 确认历史老师讲的内容了如指掌后,林望野就没再仔细听,埋头猛抄数学笔记。 只要上过课就会知道,讲台上视野可以辐射整个班级。 下面的学生在干什么,任课老师看的门清。 堂而皇之搞出这种动作自然让历史老师非常不满。 在课堂进行二十多分钟讲完上半部分之后,林望野还在做数学题,历史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抬手敲击讲桌:“第三排中间这位新同学,你站起来一下。” 教室里鸦雀无声,完全没在听课的林望野压根不知道自己被点名,没长耳朵似得低头奋笔疾书。 在历史老师脸色变得更难看之前 ,陆成轩挪动手肘撞了他一下。 正在算题的林望野猝不及防,水笔划出长长一道波浪线。 林望野扭头眼神表达不满,下一秒不自觉地跟随陆成轩将视线转向讲台,和吹胡子瞪眼的历史老师对上眼。 再怎么迟钝这会儿也该反应过来了。 林望野麻利地站起身,乖乖等待发落。 历史老师倒没有直接拆穿他课堂上分心,因为那样会浪费别的同学汲取知识的时间,而是翻动几页课本,提问:“这节课我们主讲了唐文化,现在这位同学来做一个选择题,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什么文化特点。”① 题目刚开始念,林望野就看见林深开始狂翻课本,试图找答案偷偷提醒。 而历史老师为了杀鸡儆猴根本没问书上的题,将书本随手放置在讲桌上:“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C,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D,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CCC,老师我选C。”林望野快速回答道。 历史老师一愣,正色道:“说说为什么选C。” “排除法嘛,A肯定不是。” 林望野原地罚站,乖巧地望着老师,侃侃而谈: “自古以来经济中心都在北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魏晋时期江南开发,唐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了南宋才南移完成。很明显在题目这个时期江南文化还不是主流。D也一定不是,因为所谓市民文化比较接地气,相对不那么高雅,不是知识分子的审美取向。那靠近答案的就只有B和C了。” 在课堂上点名没有好好听课的人回答问题,摆明就是故意为难。在传输给其他人知识点的同时简单批评一下是中学老师普遍会使用的套路。 历史老师所选择的就是一道易错题。 就算认真听课也有可能在烟雾弹选项中回答错误。 显然谁都没想到林望野能答出这个问题。 尤其是林望野是将问题剖析开回答的,明显就是信手拈来,无法让人怀疑他是瞎蒙的。 林深震惊扭头,惊讶到仿佛不认识眼前这个人。 历史老师态度倒是瞬间缓和,嘴角甚至挂起慈祥的微笑:“那说说为什么在B和C里面你选择C。” 林望野继续说:“行书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步入盛世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不用等到唐代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六朝,指魏晋南北朝,后有隋朝,到了大唐,书法艺术自然顺理成章吸纳了六朝元素。所以这题选C。” “很好,看来是有过充分地预习,同学们要向他学习。”历史老师重新拿起课本,慈眉善目地问,“你叫什么名字,看着面生。” 林望野咧开嘴角露出亮白的牙齿:“老师我叫林望野,是今天刚来报到的转学生。” 历史老师摆手示意:“好,小林同学坐下吧。” 在老师的赞赏以及同学们刮目相看的眼神中,林望野拉开椅子坐回座位上,埋头继续焦头烂额地和眼下的数学题斗智斗勇。 “偏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