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秦完美太子 > 第 135 章 大秦日常:生辰礼物

第 135 章 大秦日常:生辰礼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并不相同。

这次印出的字是「梓桑」,而非扶苏。

扶苏微微一愣。

他倒转印章看了一眼,手里印章的刻字确实是梓桑无遗。再仔细打量雕工,就能察觉到虽然精细,却不如工匠做得那么完美无瑕。

这枚印章应该是一个不常雕玉之人悉心打磨出来的,虽不完美,却很用心。

扶苏爱不释手地把玩了一会儿。

直到始皇帝装作不经意地从殿外走进来,看了一眼儿子的反应。

扶苏心下好笑。

难怪父亲今日一大早散朝后拉着李斯在亭中闲聊,还让他先回来处理奏折。原来是给他准备了礼物,

想叫他自己发现。

扶苏举着那枚小印问父亲:

“这是阿父亲手给我刻的吗?()”

始皇微微颔首:

不错。⒘()”

甚至都没有问儿子喜不喜欢,一看就是心中在意,但不好意思问。

扶苏没有拆父亲的台,而是仔仔细细将印章清洗擦干,挂在了腰间。

这么珍贵的印章,当然不能随便使用。

他还将刚刚盖了印的奏折拿到了一边,让人收起来。左右只是一份汇报政策成果的折子,不下发回去也不要紧。

扶苏单独写了一张字条,让人拿去回给那名臣子。只说之前的奏折不小心被弄脏污了,所以不曾发回。

其实直接发回去也不要紧。

奏折下发之后,待臣子看过还会再送回来,放置到专门储存过往奏折的宫室里妥善保存。扶苏把那封拿走,也是送去同样的地方放好。

只不过这个印章毕竟刻的不是大家熟知的太子大名,而是他们不怎么熟悉的表字。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不发下去为妙。

往年王绾能因为一封奏折换了二个笔迹就想入非非,谁知道剩下的臣子里有没有和他一样脑回路奇特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桥松听到父亲和祖父的对话,才发现新印章的存在。之前他都在埋头处理自己面前的政务,根本没察觉他爹的动静。

闻言他探头过来:

“什么印章?给我也看看。”

他心里有点羡慕,祖父只给父亲刻了章没给他刻,也不知道以后他有没有机会要到一枚。

然而扶苏小气吧啦地捂住了腰侧:

“不给你看。”

桥松:!!!

桥松立刻丢下笔扑过来,去掰他爹的手。父子俩闹了片刻,终究还是让太孙殿下看见了那枚印章的模样。

看完桥松就撇嘴:

“祖父雕刻的比父亲之前雕的精美太多了,父亲是不是偷懒了?”

扶苏敲他脑袋:

“我愿意给你刻章就不错了,还挑二拣四。”

桥松迅速躲远,躲到祖父另一边去。两人中间隔着始皇,这下他爹可不能对他动手动脚了。

接着桥松问起另一个很傻的问题:

“父亲的印章里怎么刻的是梓桑啊?”

他好像没见过这个词,是父亲的小名吗?不对啊,他爹小名不是阿苏么?

扶苏好气又好笑:

“你是我亲儿子吗?你爹表字什么你都不知道!”

桥松一拍脑袋:

“啊对,这个一看就是表字。”

扶苏是一种乔木的名称,一说是高大繁茂的桑树,另一说则是落叶小乔木唐棣。

始皇帝给儿子起名时取的是前者,和诗经后半阙的桥松对应。是希望儿子以后能长得健康茁壮,风雨无畏。

——虽然现在看来扶苏可能朝着唐棣那个

() 方向发展了。

而在取表字的时候,以补充解释为取字原则,自然该取个和桑树相关的词。所以即便其中不带“桑”字,也要展现出他起名时对儿子的期许。

梓桑,梓为梓树,桑为桑树。

这二者都是比较高大的乔木,常常一同提起。在意象上,二者都有子嗣繁茂、健康茁壮的共同点。

且“梓”在《诗经》中还常被赋予长寿的含义。

始皇给他起这个表字,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能康健长寿。因为扶苏已经很优秀了,不必再在事业上对他有更多的苛求。

不过梓这种乔木,本身也不寻常。

古代君王常用梓木制作棺材,因此有单独的词语“梓棺”或“梓宫”用来指代帝王棺椁,寻常人不可用梓这个词。

虽然现代有些人觉得梓和棺材有关系,用来起名似乎不吉利,可实际上古人并不忌讳这个。

还根据这点衍生出了一个“梓潼”这个称谓,是唐宋时期皇帝对皇后的昵称,意为梓宫中的神女。

也有人认为这个称谓取自梓树多子,是希望皇后可以多生孩子。

桥松琢磨了一下这个表字。

很快他又不忿起来:

“这个表字比父亲给我起的用心多了。”

果然,父亲是祖父亲生的,他是父亲捡来的。

扶苏并不搭理这小子。

他就是嫉妒始皇更疼太子,所以抓住一切机会发表抗议。作为既得利益者,扶苏只要自己一个人高兴就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