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开机一次,六万美金
没错,这是双手分开独立操作,很多人反应过来了。
左右手分开独立做不同的事情,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果然是世界一流的外科医生,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一手左右独立操作的手法,镇住了全场的医生。
能够目睹世界级大师手术,这次会议的收获超出预期。
欧立春一直等自己的同学上台,但是很失望,一直没有看到他出场。
不过,刚刚宋子墨的手术,让他见识不少,三博医院的水平真的很好,很羡慕同学能够找到这样好的医院。
即使做临时工也很好,就当进修几年,在这种医院呆上几年,技术可以长进很快,韩建功教授确实厉害,把三博医院骨科打造得这么强悍。
三博的创伤外科体系跟国际先进的创伤体系已经接轨了,医生接受过全身创伤手术的训练,不以部位分科,只要是创伤,都可以做。
刚刚宋子墨胸腔镜下处理升主动脉裂口,简直就是国内顶级医院顶级教授的水平。
在欧立春那边,就算省级医院,也不敢在胸腔镜下打开纵膈,处理升主动脉裂口,没有这个实力。
“搞什么手术演示不自量力,现在弄得要人家上台,丢不丢人呀。”
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有理解的,救人重要;有带有感彩的,上纲上线。
欧立春的主任,张主任就是这样的,这手术估计他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已经叽叽歪歪开启了点评模式。
“这手术太罕见了,难度太高了,为了病人,他们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欧立春解释。
毕竟,他同学在这个医院,张主任把这个医院喷得体无完肤,自己也没面子。
“这个手术难什么,随便找个经验丰富点的,打开腹腔,结扎止血就是,实在不行切掉血管瘤,哪有这么复杂。”
愤愤不平之余,张主任开始设计手术方案,说得头头是道。
其实,他只有脊柱四肢骨盆的创伤经验,腹部创伤,压根没有任何经验,在他们医院,那是普外科医生做的。
欧立春心里还是有数,这手术,在场的,还真没人可以拿下,关键是没有遇见过,没有针对性的研究。
国内一些顶级医院的顶级教授,有时候遇上罕见的复杂的病例,也会转介病人或者请人帮忙,将病人介绍给擅长这方面手术的医生,或者将医生请来帮忙手术,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为什么,因为各个医院,甚至每个教授重点研究的领域不一样,比如,遇上复杂的上颈椎方面的病人,很多都得请帝都三院和南部军区医院的教授主刀。
为什么,这两家医院,一南一北,是上颈椎疾病和损伤研究最深的,手术经验最丰富,即使威名远播的协和,在上颈椎方面,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经验需要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欧立春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非常理解三博医院的这个决定,别人高桥来自东京大学附属医院,对这个罕见病例研究最深,手术经验最多,就坐在这里,你不请人家,还自己强行去搞,没道理。
“你看,刚刚那个年轻的主刀医生,一看就是搞关系进去的,就是个花瓶,不行就别上,丢人现眼,现在被人家挤开,助手的位置都没有了。”
张主任话匣子打开,一发不可收拾,喷人是很爽的,尤其不用负责任的喷人。
反正,三博医院让张主任来做学科带头人,三天就能干翻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五天可以俯视全世界,十天可以解开长生不老的奥秘。
会场外面,出来的人很少。
中午休息时,各个展台热闹了一阵,现在整个下午,没几个人出来。
偶尔出来几个,也是饿了,到茶点桌子上,弄点吃的填肚子。
这些展台,也是刷存在感,靠展台推销产品不太可能,医疗器械的市场开发,走的是最传统的路线。
这些器械商,坐着无聊,没事也打听一下里面的进展,什么三博医院的救护车堵住了,遇上棘手的手术了,日本人上台了。
他们都知道,捷迈的余经理,学医出身的,正在跟部下搞科普,口沫横飞的“这个瘤子是蔓状血管瘤,这种巨大的血管瘤,难度可大了,都是血管,到处乱长”
黄佳才拿着一把纸扇,大冬天的,扇扇子,神经病,甘凤仪就是看不惯他。
苏南晨和程力全出来透一下气,这手术看久了,神经有点绷得太紧,需要放松放松,顺便弄点咖啡喝,提提神。
“怎么不上杨医生上”杨平在程力全眼里,那是神一样的存在。
程力全知道杨平是靠创伤骨科起家的,这也算创伤手术,既然宋子墨都做胸腹创伤的,开了全频段的权限,没理由杨平不开,宋子墨只是杨平手底下的助手。
这种手术,还磨磨唧唧,急死人了,直接让杨平上不得了,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