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八零年代(24)
乐。
说是照样做,哪那么容易呢
她蒸馒头,本来在村里就是一绝。
就这还是照着原样子,用最好的山泉水和着精白面,里头还稍掺了一点新收的玉米汁,试了好几回才试出来的。
要不哪敢在市里摆摊呢
“我要一个”
三只手几乎同时伸过来,还都举着五毛钱,葛大娘再一细看。
居然是三个外国人
她愣了一小会儿神这才点头答应,“好的好的”
她一边掀开白色小棉被去拿馒头,一边就去瞅一刚和江易。
这仨外国人,是跟着他们一道过来的
一刚使了个眼色,示意老娘放心拿钱。
刚刚这个小老外就在那边给他们带了一波货,没准这仨人也能给老娘带个货呢
还真别说,三个模样奇特的外国人,人手一个笼虫馒头,也的确更吸引眼球了。
想到广播新闻里说的,他们沁城市的大发现,是在全世界都罕见的,大家伙忍不住就挺起了胸膛。
掏钱买的人也更多了。
这好东西都叫老外买走了,咱本地人难道就不能尝尝吗
尤其是杰克这小伙子,可能本来食量就大,这会闻着馒头的味道,就更饿了,只欣赏了一小会儿,就忍不住地咬了一口,只觉得香甜美味,跟他们国家的那种特别甜的点心是两个极端,但也非常地耐吃,回味无穷。
不知不觉地,一整个笼虫馒头就下了肚。
五毛钱对于这时候的普通辰国人来说,是挺贵的,但对于这仨个外国年轻人来说,就压根不是问题了。
他们国家的一块钱,最少也能抵辰国的八块呢
“啊我还要买两个”
看着小伙伴杰克吃得香喷喷,莫文也试着尝了尝味道,这一尝,就也跟着再买。
葛大娘满脸乐开了花。
这三个外国人,还挺会吃的。
光他们就买走了七个。
她这一箱子五十个,都卖了一半了。
就算剩下的这些都卖不掉,她也赚了不少了。
这些拿回去还能当成礼送给亲戚朋友呢
但这次有三个带货的当吃播,就算她想留下,围观群众也不允许啊。
没用十分钟,剩下那一十几个,也都被抢光了。
五毛钱这会儿好像就不是钱了一样。
连旁边的一刚,都趁着这个机会,把五顶凤娃帽子给卖掉了。
就这,还有好几个拿着钱的没落着买呢
葛一刚冲着江易挤眉弄眼。
悄悄跟江易用本地土话说,“要不你就带着他们去云河县走一趟吧这仨人还挺大方的。”
人傻钱多,不挣白不挣啊
江易这会儿也是心里有了些主意。
“你们想要什么时候去云河县”
三人见江易终于答应,都是满脸喜色。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他们虽说为了探险,连在山里露营都有过,不怕条件艰苦,但这沁城市的招待所住着,实在是条件很一般而且又意义,当然是早点去云河县好了。
江易跟他们多聊了几句,约定了第一天出发。
江易和一刚,还有葛大娘三个人来市里赶集,本来是准备在市里呆上一天卖这些特产的。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东西都卖光了。
就在集市上吃了午饭,坐上下午的头一班车回大江村。
三人刚走进村里,就有村民们过来打趣。
“哟不是说去城里挣钱去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江易搞出的动静那么大,大江村人都传遍了。
年轻人好多都觉得江易的主意不错,只是没那个魄力跟着担风险。
老一辈的村民们就觉得江易完全是异想天开了。
生意要是那么好做,城里人不早就自己做了能轮得着他们村里人
葛大娘的嘴都合不拢了。
“都卖光了,不回来干啥”
她这一天卖的馒头,扣去成本,也挣了至少十七八块钱了。
这还是一天啊
而且她也怕卖不掉就没敢做太多,就只蒸了五十个。
就今儿那个架势,蒸它八十个也能卖得完
假如下一个集市她再蒸上些去卖,也能挣十七八块的,那她一个月只卖两天就能挣三十多。
这比什么不强呢
况且也不一定非得等集市啊,她可以去市里的菜场也试试看啊
问话的村民大吃一惊。
“啥这才几点,就都卖光了”
眼珠一转,“呀是挣了不少吧”
葛大娘还是笑眯眯地,“挣了点辛苦钱,反正比闲着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