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 > 第143章 见龙在田95

第143章 见龙在田9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特意叮嘱荀彧从府库中抽调一部分粮食,给朝廷送过去。

关中今年终于不旱了,但董卓迁都之前长安就已经逐渐荒废,人口稀少,周边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众多良田退化为荒地,后又发生了数次战乱,百姓们能逃的都逃走了,如今劳动力严重不足,朝廷三番五次劝课农桑,皆收效甚微。

也不知道王司徒这两年到底在忙些什么,吕昭有时会在心里默默嘀咕,您老倒是先把农业搞起来,让大家都吃饱饭,再专注其他方面的斗争啊!

但这事还真不能怪王司徒,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过春秋战国秦汉数代的开发,渭河上游区域的森林被成片成片地砍伐制成木材,建造宫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大量流失,下游自然会跟着受害,再也不是曾经那块物产丰饶的农业宝地了。

丰壤buff倒是能令环境一点点恢复至最适合耕种的、生机勃勃的状态,但关中不是吕昭的地盘,王司徒也没像沛王那样抱了她的大腿,她暂时没法把关中加入羽翼之下。

*

六月份的时候,益州的战局又有了新变化。

经过高顺和徐庶两任负责人先后悉心的治理,再加上孙坚彻底扫清了境内落草为寇的天师道反叛余党,汉中百姓们的生活终于恢复了从前的安宁。

徐庶清点了一下粮仓中的物资,又收到不少荀彧从南阳调去支援的粮草,稍作计算,向吕布提出了出兵协助的请求。

赵韪坚壁清野、拒守城池不出的政策可以说相当有效,吕布试探地进攻过几次,发现很难快速打下一座城池,便干脆利索地放弃了。听了徐庶的提议,他觉得挺有道理,在与荀攸和贾诩商议后,决定将进攻的重点全面转移至巴郡。

孙坚留下程普、韩当和祖茂分别镇守上庸、西城和南郑,协助徐庶的工作,自己与黄盖领兵一万,沿米仓道南下,势如破竹攻取汉昌。

同时高顺那边也成功打下了阆中,目前正停在城中休整,等待进一步指示。

镇守巴郡的庞羲仗着人多势众,把甘宁的游击小队打得节节败退,逼得他沿着嘉陵江一路往阆中跑。

甘宁在前面跑,庞羲在后面悠哉游哉地跟,正当他快乐地算计究竟该在哪儿彻底消灭甘宁的时候,晴天一道雷劈下来,他前后脚收到了阆中和汉昌失守的坏消息,惊得眼前一黑,差点儿没背过气儿去。

勉强缓过劲儿来的庞羲陷入了艰难的抉择:如果他赶去阆中,就顾不上孙坚,如果他赶去汉昌,就顾不上高顺,如果他选择坚守江州,等高顺和孙坚汇合后再来打他,那俩人可能确实攻不下墙高城坚的江州城,但他们一路打下来,已经快把巴郡整个吞掉了啊!

“……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高顺对吕昭汇报道。

吕昭拉了个梦境会议室,方便大家进行情报交流。

其他人已经参与过很多回了,对仙宫华丽的装潢见怪不怪,只有甘宁是第一次被拉进这里,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要不是周围坐着一圈大佬,且正事要紧,他肯定会先溜出去玩一玩。

听完孙坚和高顺讲述的经过后,吕昭陷入沉思中。

她在想庞羲接下来到底会怎么做,是负隅顽抗,在以上三种应对方式中选择一种,还是明白大势已去,直接投降?

如果投降,他会降谁?

我爹……或者刘表?

最后一个可能性对吕昭来说是最糟糕的。庞羲想投奔刘表,只有一条路可走,即沿长江而下,直达江陵。益州巴郡与荆州南郡的交界点是鱼复县,此处有一座名为夔门的雄关,如果庞羲退至此处固守,随后刘表赶在他们之前引兵而来,占据夔门,就等于拿捏住了益州的喉咙。

“他最好愿意降。”吕昭平静地说。

“请主公和君侯放心,”孙坚正色道,“在下一定不会将他放出江州。”

同步完最新战况,徐庶说了一件有点奇怪的事,朝廷遣刘璋为使,前来劝降刘瑁。刘璋目前人在汉中,想请徐庶送他去成都。

“确实很奇怪。”吕昭微微皱眉。

朝廷这个时候把人派来,有那么一点点分功劳,或者故意激化吕布和益州本地势力矛盾,拖延战争时间的意思。

比起强横的吕布,益州的豪强们显然更喜欢扶持类似刘瑁的软弱傀儡上位,这样他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攫取利益。

眼下刘瑁病歪歪的,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大家本来还在发愁刘瑁死后他们该怎么办,实在不行降了算了,这下好了,不用担心了,朝廷又送来一个新鲜热乎的合格傀儡,他们还能再试着抵抗一下。

但是,为什么呢?

吕布攻打益州也算是朝廷的意思,朝廷之前明明一直都坐视不理,王司徒即使找事,也是往南阳使劲儿,没有插手过蜀地的战局。

事出反常必有因。

“长安最近情况如何?”贾诩忽然问。

吕昭:“一切正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